义乌30多家假发厂忙着往德国发货
“总算松了一口气。”得知最后一批“球迷假发”订单赶工完成,义乌子叶美假发厂董事长叶芹化叹道。
在过去的3个多月中,为了及时完成订单,厂里投入了一半的人力和物力。几个月来,陆陆续续发往德国近15万顶五彩斑斓的“球迷假发”。
“说不定,你看到电视转播里那些球迷戴的假发,就是我们厂生产的呢!”叶芹化说。
早在去年底,这一世界杯“球迷假发”市场商机就已显露,仅义乌就有30多家假发工厂在为此忙碌。随着全球的订单纷纷涌来,有的厂一个订单数量就高达30万顶。怕赶不及工期,有的厂都不敢再接新的单子了。
同样在为世界杯商机激动着的,还有宁波狮丹努集团。凭着在欧洲市场多年积累的渠道和声誉,去年年底,该公司顺利从阿迪达斯手里抢到了75万套德国球迷服的独家生产订单。首批20万件球迷服发往德国后,在一些球迷专卖店很快被抢购一空,阿迪达斯马上又追加了10万件订单。
薄利后面的企业战略
公开信息显示,上一届世界杯,就有不少浙江企业提前介入。
比如,兰溪圣宇毛巾有限公司10万条长方巾送往韩国;苍南县金乡徽章厂承制了第17届韩日世界杯足球赛20多万个会徽;嵊州百事吉领带服饰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家为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定点生产领带的企业……
之前活跃的这些企业,2006世界杯来临之前却有些沉默。昨天记者联系到的上述几个企业均表示,今年没有再接订单。
“承办国家不同,寻找采购商的渠道也不同。”苍南县金乡徽章厂业务主管郭羡捷说,上一届世界杯赛场在韩国,他们公司在亚洲市场有比较多的合作伙伴,因此较容易接到大单。
兰溪圣宇毛巾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此前曾有国外的一些采购商来询价,但由于单子数量太小,没有谈妥。
“利润不高。”这是较为普遍的说法。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正在做世界杯相关产品的浙企的印证。据叶芹化透露,这次接到的订单是从香港、台湾的一些外贸公司拿来的,虽然15万的订单数额不小,但是利润很薄,只有5%左右。而以前有些做工复杂的产品能拿到10%的利润。“靠量大来赚钱。”
郎莎尔·维迪制衣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顾先生也坦承,“我们看中的是世界大赛的经济热点,尝试从中寻找商机,为以后向这些领域进军打下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寻找尽可能大的世界市场份额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问题。零星商机如何变成大商机?这种做法或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