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分钟都有一种民间艺术在消亡
“文化遗产日”前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在杭州余杭区举行。一批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专家谈起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约而同用了“十万火急”、“刻不容缓”这样的字眼。这并非专家们的危言耸听。我们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日渐消亡的威胁,每一分钟都有一件文物在流失,每一分钟都有一种民间艺术在消亡。
有300多年历史的药发木偶,曾是我省许多地方庙会、集市上经常可见的民间艺术表演。它通过一种特殊配制的火药,依靠其爆炸产生的冲力,把木偶从木桶里发射出来,让它旋转跳跃翻跟斗,堪称一绝。可是,这门流传甚广的民间绝艺,随着人们谋生手段的改变,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再为人所知。全省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发现,如今仅有泰顺一户人家还会操作。这是我省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泰顺药发木偶”的现状。
在我省,有许许多多文化遗产正面临药发木偶同样的处境。兰溪著名的民间工艺“粮食砌”如今只剩下一个74岁的传人童拓基。诸暨唐仁村寿心产的棕编人见人爱,可是后继无人。列入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苍南夹缬”工艺的最后传人薛勋郎,也早就改行卖起了馒头。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文化遗产消亡的速度在加快。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在房地产开发中遭到破坏,许多民族民间技艺由于缺乏经济效益而遭淘汰,一些传统习俗也因年轻人追求时尚而淡出人们的记忆。即使那些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珍宝,很多对我们来说也已经相当陌生了。
浙江地理上有山、有平原、有大海,山歌、田歌、渔歌曾为人们劳动作业带来欢乐。但现在用上了煤气,不用上山砍柴了;农田耕作机械化,不需众人一起干活了;捕鱼作业用上了大轮船,不用人来摇橹了……随着这些劳动场景的消失,山歌、田歌、渔歌也逐渐听不到了。如果不注意开发性保护,那么众多古老的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连同它们的文化根基,都将面临危机。
我们的文化遗产,还受到了来自海外收购军团的威胁。据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丙安介绍,一些外国人士,对我国的民间文化如痴如醉,正在加紧藏品收集。川江号子、苗族服饰、民间传说、传统工艺及各种文物都成了他们收集的对象。
一家法国私立博物馆已收藏了180多套做工精致的苗族服饰,其中极具文物价值的月亮山地区祭祀服“百鸟衣”就有15套,超过了贵州省内的收藏。
日本学者渡边明次利用来华留学的机会,走访了中国十余个省市的梁祝故事遗存地,拍摄并记录了大量梁祝文化的信息,不仅出版了专著,还在日本成立了梁祝文化研究所。
今年3月,宁波海关查获了一起伪报品名出口的文物大案,两大集装箱内,装有国家禁止、限制出境的文物200余件。
许多有识之士感叹,假如将来有一天,我们想看的文化珍品在自己的家园找不到,却要到别国去引进,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