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洋品牌”在中国缘何陷落“质量门”?
——日本索尼6款数码相机在浙江全面召回;
——“雀巢”婴儿奶粉碘含量超标遭遇全国退货潮;
——肯德基“苏丹红”食品被勒令限期整改;
——麦当劳、宝洁违法广告在浙江首次被叫停;
——包括鲨鱼、都彭等在内的国际知名品牌服装在浙江遭下柜处理……
去年以来至今年年初,浙江省工商局屡屡对“洋品牌”大胆说“不”!其掀起的“监管风暴”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在今年“3.15”期间,也因此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委联合颁发的“2005年度质量先锋人物奖”,这是全国惟一一座质量先锋(集体)奖的奖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透视浙江省工商局对“洋品牌”的查处行为,走进当事人、消费者和企业中间,拨开众说纷纭的团团迷雾,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经济学信号呢?
部分“洋品牌”具有“企业帝国主义”心态?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普拉哈拉德和肯尼思利伯索尔教授曾撰文提出过“企业帝国主义”的概念。他们指出,当西方大企业争相涌入新兴市场时,都抱有一种狭隘且傲慢的心态,他们将中国和印度之类的发展中国家仅仅视为市场扩张的目标,以为那里遍地都是渴求现代商品和服务的潜在消费群。正是这种“企业帝国主义”心态,导致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连续做出错误的甚至带有歧视性的决策。
其实,这种“傲慢的心态”在被查处的“洋品牌”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去年年末,杭州曝出索尼6款数码相机存在质量缺陷后,索尼的有关公司竟然表示拿钱要求媒体撤稿,并以不在报纸上做广告为威胁。随后又很随意地提出修改标准问题,最后才在工商管理部门和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宣布问题相机在中国停止销售,对已销售的6个型号的数码相机作出退货处理。
“雀巢”公司的表现同样令人不敢恭维。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浙江省工商局组织开展儿童食品质量监测工作时发现,国际知名品牌雀巢公司生产的“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超标,被判定为不合格商品。对浙江省工商局给予其申辩的15天时间里,雀巢公司没有做丝毫的说明,保持着惊人的沉默;面对央视的质询,其新闻发言人3次欲先行告退,最终还是不礼貌地中断了采访。“雀巢”始终没有透露超标奶粉的产量和销售地区,也未对不合格产品实行召回措施。过了几天,雀巢公司新闻发言人方才声称:“雀巢公司是在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之后,通过媒体才了解到自己的产品碘含量超标”。尽管“雀巢”承认奶粉不合格,但却认为奶粉是安全的。并且还是那套一以贯之的说辞,“原料奶的碘含量不太平衡,幅度比较难控制。”
难道真如“雀巢”所说,都是原料供应惹的祸?其实,无论是在收奶点还是在检测奶粉物理特性的实验室里,央视记者通过调查,在其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没有发现关于检测碘的任何痕迹。消费者一直也没有得到今后如何避免类似不合格产品继续出现的明确答案,消费者只是听到:“从农民养奶牛开始到收购、到销售,整个过程完全由我们雀巢掌控。但是这批含碘量超标的不合格产品,到底生产了多少,销往哪里,我不是很清楚。”“雀巢”对中国消费者的轻慢由此可见一斑,其傲慢态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