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能及时拿到手吗?领导和自己的工资差距大吗?——拿着自己的那份工资,相信不少企业劳动者对目前我省的工资现状颇感兴趣。最近,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对我省企业收入分配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企业工资目前大多还是老板说了算,9成多员工能按时拿到工资,企业高管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尚在合理范围。
本次调查共发放企业问卷100余份,员工个人问卷2000余份。被调研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含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三资及其他企业分别占22.9%、26.0%、22.9%和28.1%;100人以下企业占31.5%,100~500人企业占37%,500人以上企业占31.5%;所属行业有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等社会服务业、邮电通信业等。
员工工资,自己话语权少
小王在某合资企业当销售代表,该企业员工工资从几百元到2000元不等,去年,他和几个人牵头,代表全体职工和企业负责人谈判,要求增加工资,几经谈判之后,老板勉强给员工加了薪,却把小王等几个“领头羊”炒了鱿鱼。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企业工资决定正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引导机制逐步形成,但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在企业调查问卷中,当问及“企业制定和调整工资的依据”时,选择“企业行政决定”的占33.6%,而选择“集体协商决定”的仅占20%;在个人问卷中问及“你的工资是怎么定的”时,选择“通过协商决定”的仅占12.6%,而选择“老板说了算”的占35.2%,选择“不清楚怎么定”的占21.8%。
造成企业工资决定市场化程度不高、劳动力价格被低估的原因,主要是在当前“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下劳动者在工资决定上缺乏话语权,“老板说了算”成为“较好的选择”,在相当多的企业中,“企业行政决定”也就是“老板说了算”。
私营企业工资加得勤
数据显示,有57.4%的企业每年能增加一次工资,25.0%的企业每两年增加一次工资,4.4%的企业每三年增加一次工资,13.2%的企业增加工资的间隔时间在三年以上。
通过对数据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增加工资的频率并不一致,72%的私营企业和70%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每年增加一次工资,而国有(含集体)企业只有42.9%每年增加一次工资,33.3%的国有(含集体)企业每两年增加一次工资。显然,国有(含集体)企业工资增加频率低于其他性质企业。
企业工资增长频率与企业规模有关,100人以下企业只有33.3%每年增加一次工资,100~500人企业有71.0%每年增加一次工资,500人以上企业有75.9%每年增加一次工资,可见,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对劳动者工资收入调整的考虑也相应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