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所有资源增加接收能力
“要解决没有报上名的孩子的入学问题,有三个问题要解决:场地、师资、经费。”杭州明珠学校校长范琪在经验交流会上直言不讳地说,这需要教育部门统筹解决。
在现有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怎样应对日益增加的外来务工者子女数量?怎样保证他们都能上学?与会的校长和教育部门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不断挖掘潜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
外来务工者子女教育集团化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一个教育集团,就可以解决外来务工者子女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就学问题。近几年来,杭州几所专门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在不断扩大规模,容量大大增加。闲置下来的村级完全小学的场地、师资等资源都被利用起来,改建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
此外,改善状况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面临的办学场地问题,就可以通过花钱租房办学的方法来解决。
据悉,目前外来民工子女中的75%是在公立学校读书,25%在独立设置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如果条件允许,杭州市教育局将在政府扶持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民工子弟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外来务工子女读上书。
只要条件符合都能读上书
外来务工者子女就学需要相关证照,是会上校长们提出的焦点话题之一。
据了解,早在2004年11月,杭州市教育部门就出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的暂行管理办法(试行)》,对外来务工子女在杭入学的条件作了规定,即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有暂住证并暂住一年以上、与用人单位签约一年以上取得工商执照。
杭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程笑君认为,制定这样的政策,并不是为了“卡”住某些学生,而是因为杭州现有的教育资源已饱和,而教育资源的增加需要有个过程,管理部门不得不限定一定的条件,保证符合条件的学生优先上学。
比如“在杭居住满一年”这条规定,是考虑到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强。居住一年,并有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这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是一种保障,也可以避免孩子“游击式”上学。据了解,许多外来民工女子女学校每年转校学生达上百人,而其中90%以上不办理任何转校手续,这给学校的学籍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江干区教育局所增加的“支付社会保险半年以上”这一条件,则与前两年出现的大量假劳动合同有关,是为了确保用工的真实性及对学生工作的有效管理而设的。
在报名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外来务工者证件不齐全,特别是一些个体劳动者提交不出相关的劳动合同。对此,程笑君认为,对于没有合同,但确实已在杭州生活工作一年以上的,学校也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先登记备案,然后按条件符合的程度和学校接纳的能力进行妥善解决。
对于那些符合条件但却因为在附近学校学额已满而读不上书的学生,可以直接到居住地的区、县(市)教育局登记,由居住地的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解决。
程笑君表示,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的新市民,只要条件符合的学生,都能确保他们读上书。这不仅是创造和谐教育的需要,也是创造和谐社会的需要。
困难
“1999年初办学的时候,学校只有一个校区,500多个学生;现在是4个校区,3个招收小学新生,学生数量达到2700多人。”杭州天成实验学校校长孙宝瑞对近几年外来务工子女人数的增长感受最深。为了消化招生计划外的报名人数,他们学校几乎每个班级的人数都要超出原计划的45人,通常要扩大到50人,在黎明校区,有的班级人数已经达到58人。
为了让流动儿童能享受教育上的“同城待遇”,杭州教育部门一直在努力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就学问题,但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学龄子女人数的不断激增,有限的教育资源已经很难容纳所有的学生。
记者从杭州市教育局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2002年杭州市外来务工子女为2.2万人,2003年上升到6.05万人,2004年下半年达到8.5万人,到了2005年9月,增加到9.95万人,今年预计将超过10万人,每年平均增幅达20%。
而今年正是出生于2000年的“世纪宝宝”入学的时期,本地常住户口的适龄孩子已经增加很多,加之从今年秋季新学年起,在浙江就读小学和初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可以和浙江本地户籍学生一样免交学杂费,使得来杭州就读的外来务工者子女明显增加。虽然杭城专门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已经有10所,但杭州教育资源的增加已经跟不上新生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