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转变新一轮投资热温州炒房团坚守待机
国家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对一些投资者来说是末路,而对那些转变策略的投资者来说,是新一轮投资热的开始
“我们不会撤离北京,现在就看谁能扛得住了。”丁志表情轻松地吸了一口烟,虽然最近关于温州炒房团内部分化、游资返乡的消息不断传出,但丁志表示,只要资金足够雄厚,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并不是温州炒房团的“末路悲歌”。
丁志的自信,源于去年面对“国八条”时的教训和经验。去年“国八条”的出台,上海首当其冲的成为“重灾区”,大批房产投资者退市,在上海有房产投资的丁志也颇受影响,“但我们当时迅速改变了战术,由过去快进快出的投机模式,调整为长线持有的投资模式。”丁志说。正是因为这一转变,使他掌舵的炒房团没有被淘汰。
与炒股一样,炒房也分为短、中、长线三种投资方式。短线行为是指从楼盘预定到正式公开发售之间短短两三个月内出手,即“炒楼花”;中线则是办完按揭后等入住前出手;长线则是入住后出租收取租金。
随着“国八条”的出台,丁志与炒房团中的其他成员商量之后,开始将上海的住宅出租给一些中小公司做办公用房以获取利润。“但现在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可行的,因为北京刚出台了住宅禁商令,这使得写字楼升值成为必然,巧的是刚好符合我们目前的投资方向。”
呼声载道
从1999年开始,温州的民间资金开始进入上海、杭州等地房地产市场,并开始逐渐形成规模,2001年开始受到关注。
2001年8月,第一支火车炒房团前往上海。据当时曾参与组织这个炒房团的一位温州媒体人士介绍,这个团共134人,创下了过亿元成交额。几天后,另一支火车炒房团前往杭州,当年10月,第一支飞机炒房团前往上海。
由此开始,不断有大巴、火车、飞机炒房团从温州出发,目的地也从最初的上海、杭州,拓展到全国的省会与中心城市、二级城市,甚至县级城市。东起辽宁大连、西至新疆伊犁,南到海口,北达内蒙,都有温州炒房团的足迹。温州炒房团所到之处,往往大批量采购,甚至整栋成片购买。
“2001年,我买了上海的一处房子,首付时,售楼先生一看我的身份证便主动说,先生您是温州人,可以享受我们折扣优惠。”丁志回想起当初炒房的情形,仍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当时,我还非常纳闷,但对方向我解释说,温州人买房要特别优惠,因为会有带动效应,只要一个温州人买了,其亲朋好友也会陆续来买房。”
几个月以后,那处房子让丁志轻松地大赚了一笔。尝到甜头的他在2002年又甩出将近400万元,在杭州买房3套,在上海买房6套。2002年末,丁志在杭州的房子悉数脱手,在上海的房子也买出去一半,这让他又大挣了一笔。
2003年,丁志温州老家的5个亲朋好友看到他轻松炒房便能大把赚钱,于是跟丁志商量,由他牵头组成了一个炒房团,专攻上海。同年底,这个炒房团发展到10人。
凡温州炒房团到过之地,房价往往出现了明显上涨。在许多城市,房价的上升超出了当地人的购买力。大家纷纷将怨气出在了“温州炒房团”身上,全国各地的媒体也发起声讨,称“温州人炒高异地楼市”。在一些城市,温州人购房不仅没有了优待,还遭受抵制,有的地方楼盘开盘,开发商明确表示不愿卖给温州人。
此时,温州人的炒房之举,不仅成为了一种现象,还被业内人士当成一项课题来研究。于是,一项项抵制投资者炒房的政策,出现在一轮轮的宏观调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