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产经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正牌产品艰难维系 汽车贴膜市场混乱何时休?

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24日 15:28:2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4月10日,浙江省一家媒体报道了“红三角安全膜伪造媒体报道、抄袭他人样本”的新闻,工商部门随即介入调查。结果是老鼠拖木锨,越扯越大。随后杭州江干区工商分局发现,该产品的官方文件几乎全是伪造的。于是在6月份对其做出了处罚。记者见到的处罚通知这样写道:杭州科顿贸易有限公司因伪造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检测中心报告、伪造海关进口证明、伪造媒体报道等违法行为,并且侵犯他人著作权,予以四万元的处罚。记者登录经营红三角的杭州科顿贸易公司网站,发现红三角品牌已经被“金苹果”取代了,现在该公司主营的是“金苹果安全膜”。

  其实,红三角现象仅仅是冰山一角。记者到杭州的大街小巷上的汽车美容点做了个暗访,当前各家都至少具备一个“独有的国际知名品牌”,并且,各家都声称有官方检测报告。粗略数了一下,在杭州至少有1000个国际性大品牌的“超级薄膜”。那么,真有这么多“国际名牌”和“检测报告”吗?

  11家资质厂商,被成千上万的“名牌贴膜”包围

  博士膜、日立膜、东芝膜、汉高膜……,几乎你能想到或者听到过的所有著名产品品牌,在薄膜市场上都能找到。但这些著名薄膜往往与我们熟悉的那些真正的品牌的厂家毫不相干,因为商标是按照产品领域区分的,所以只要不是在同一行业领域,傍大款一般还是没有法律障碍的。于是,中国薄膜市场就成了各行各业大名牌的集散地。

  记者查询了在国际上权威的行业组织——国际窗膜协会的网站,惊异地发现,薄膜这个行业在国际上绝对是高门槛产业,其生产商、销售商均有明确的资质要求。迄今为止,国际窗膜协会公布的资质生产商仅11个厂家,分别是加拿大ACE(福瑞达),以色列Hanita,德国Hanverkamp,美国CP(龙膜),3M,贝尔卡特、麦迪克,FTI,强生,Global PET.这些厂家绝大多数仅用一个品牌,及个别的如CP用Vista和龙膜两个品牌。即便这些厂家都有两个品牌,充其量也就是二十余个薄膜品牌。

  薄膜品牌泛滥,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形同虚设

  建立商标概念的初衷,是建立差异性、唯一性,以使得商家珍惜自己的商誉,从社会和公众角度看,则是扶优抑劣的有效手段。但在如今的薄膜市场上,却达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劣质、来路不明、没有质量指标也没有检验标准的产品,傍上了比真品牌产品响亮得多的名牌,利用公众对名牌的信赖,进行误导、欺诈。

  一个著名品牌的建立,往往经历了数十年上百年的磨砺,但傍大款的薄膜却能“乾坤大挪移”,一日之间将人家百年的功夫为其所用。

  这种肆无忌惮傍名牌的背后,其实也是我国企业在创新和开拓上的悲剧写照。我们的薄膜经营者不是在产品生产、安装服务和技术研发上下工夫,搞创新,而是象前文提到的“红三角膜”那样,把人家的东西照本宣科地拿来,连标点符号都不加改动地声称为自己的东西,甚至再去伪造些官方的、非官方的文件、报道。

  鱼目混珠使得正牌产品艰难维系

  曾经不引人注目的汽车贴膜,近年来崭露头角。总部位于杭州的福瑞达安全膜,自去年8月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央电视台以专题新闻就报道了五次,新华社、中新社等著名媒体也接二连三对这个乍看起来丝毫不显眼的透明薄膜长篇累牍地加以报道。国家博物馆、故宫、青藏铁路、特警等高端安全防护领域,都将福瑞达安全膜作为主要选择。玻璃安全防护产业,过去闻所未闻的新名称,逐渐走进了社会生活的主流层面。

  但真牌正品却是叫好不叫座。福瑞达安全膜在杭州汽车城的旗舰店,就始终是不温不火的经营状况。店长唐小姐告诉记者:福瑞达安全膜仅薄膜厚度一项就比普通太阳膜厚5-10倍,我们的材料成本每平方米数百上千、甚至上万元,但劣质薄膜每卷几十平方米才几十元最多几百元,但客户往往总抱怨我们的东西贵,其实我们防盗级产品以全车3000元提供给客户时,只是平衡了材料的成本,几乎是没有利润的。劣质产品全车可能只要500元,但其成本不足30元,更重要的是劣质产品不仅没有用途,反而包含着很多隐患。

  劣质薄膜的安全隐患

  最近,央视的一个采访小组,对安全膜的市场和品质做了较长时间的跟踪。他们在浙江大学的力学实验室对市场上随机抽样的十余种薄膜做了试验。结果是,声称防暴的几个安全膜都在最低的落体冲击下(2公斤圆柱-2米自由落体)全部击穿,这个力度相当于盗窃时用单手持器械物砸击玻璃。

  国家海洋二所分离膜实验室的吴礼光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薄膜的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太阳膜这样需要用黏合剂贴在玻璃上的薄膜,往往应用较多的有机溶剂。在发达国家,薄膜的组份、生产、品质等都必须达到环保健康的强制性标准,一般来说,正规厂家都能提供环保健康即不含危害物质、不会因老化挥发危害物质的检测证书或者生产标准。这也是权威行业组织吸纳资质会员的主要标准之一。但劣质或者非资质厂家的产品,因为缺乏监控,产品中含有甲醛、苯类高危害成分的几率很高,这些有害物质在光合、高温的作用下会产生挥发,在汽车这样的封闭空间中,加上我们贴膜本身就是为了隔热、防辐射,肯定会在光照很强、气温很高的情况下经常使用,这些劣质薄膜,往往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

  查证,打假的突破口

  面对满街的假冒伪劣,工商部门曾经无可奈何。 查品质吧?没有行业标准,查假冒吧?都有注册商标。明知他售假,似乎就动不了他。红三角案例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如果我们查来路,如果我们查证书,这些假冒伪劣基本上都得翻船。你说是进口的吧?请出示进口报关和完税证明!进口了多少?卖了多少?还有多少?你总不能拿进口了10卷货物的证明去掩盖卖出去1000卷货物的真相吧!你有检测报告?行!我先核对报告的真伪。真的,就请告诉我们现在卖的这些货物哪些是跟这些检测报告相符的?我再来按照你检测报告的程序抽检一次。此外,你如果声称是进口的,特别是国际顶级品牌的,先把这个国际知名公司的情况证实了,让该国的公证处、外交部、中国驻该国的大使馆确认真有这么个单位存在,还真跟你签过代理合同。

  相信如果我们的执法部门真正动作起来,消除劣质太阳膜的危害就为期不远了。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陈雪晔

相关稿件

汽车4S店暗访全记录

·“宝马惨祸”跟踪 车窗贴安全膜不影响逃生(图) 2006-04-07
·“宝马惨祸”跟踪 车窗贴安全膜是否影响逃生? 2006-04-07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盘点 更多 
·[12月19日·精粹] 低至350元,杭州交强险降了?
·[12月18日·精粹] 沪杭甬高速试点不停车收费
 精品专题 更多 
根据目录:/05zjnews/subject/无法映射到一个具体的频道
 图说新闻 更多 
给老师打分
给老师打分
这场歌舞,只因她精彩
这场歌舞,只因她精彩
专家解读《劳动法》
专家解读《劳动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