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嘴边的中国语言 诠释最为贴切的民族精神
戴文琛穿着一身法国足球队的队服,胸口绣着一只高卢鸡,还有代表1998年世界冠军的那颗金星。他说法国队里最棒的球星是“齐达内”,接着用法语念了一遍这个名字:“ZIDANE”。然后就转过头去,跟他的哥哥戴凯文聊起了这个话题。
穿着蓝白条运动服的戴凯文,显然是阿根廷的球迷。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个年纪差不多的男孩子,穿着巴西队的黄色队服。在城南小学的夏令营地里,他们是40多个来自法国的孩子当中的3个。老师说,如果他们在一起用法语谈起足球,谁也插不进去。
而老师希望他们能多讲中文,因为他们的舌头,已习惯于另外一种语言,因此像四声音调这样的汉语里独特的问题,也是他们最大的障碍。在夏令营里,到底用什么样的语言讲课,蔡喜莲说,起先还的确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有的孩子不会讲中文,有的能讲一些,却只懂方言不会普通话。于是老师请的都是温州当地人,用特殊的双语教学,一边讲普通话一边用温州话解释。再理解不了,只有“用肢体语言”。
位于温州市中心人民路花柳塘畔的城南小学,是浙江省省级华文教育基地学校。那里的109个小营员,按年龄及中文识字程度,编成了初、中、高级三个级段三个班级。去年的一位小营员刚来时只能写几个汉字,而等到离开的时候,已经可以给父母亲写一些短信了。自然,也有汉语已经说得不错的,12岁的林佳佳可以流利地把一篇语文课文念下来。
孩子们要学习中国的古诗文,学了《送元二使安西》,老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有孩子回答“唐·王维”。在他们心目中,这是习惯的人名写法。而对老师来说,最难的就是给他们解释古诗文的意思,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提到的“重阳节”,很多孩子不明白。
让这些在外国出生的孩子了解中国的节日,温州大学的老师们想到了一种方法,让他们自己动手做粽子、汤圆和拉面。小营员们在专业厨师的指导下,平生第一次学做这些中国的传统食品。学校的诸常初老师说,孩子们把汤圆做成了各种形状,甚至有的成了实心的,跟着大厨学做拉面,也是粗细不一,不过大家都很兴奋。接下去,老师再给他们讲一些节日的历史和常识,孩子们就都记住了。
鹿城区侨办主任陈金敏说,与早期的“寻根之旅”以学习中文为主相比,现在夏令营的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也不单单是学几首中国的唐诗、宋词,还要学习历史知识。首先,他们要了解的,是温州建城的1680年历史。然后是整个中国的历史,从炎黄子孙的起源到奴隶、封建社会,到中国当前的发展。
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课程设计,在音乐课上学唱温州民歌、听中国民乐;在地理课上看中国的版图,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在书法课上认识中国的文房四宝;在武术课上学习太极和拳道;在美术课上学习中国的剪纸;甚至还可以学做几个中国菜。
陈金敏认为,汉语的学习只是帮助他们进行工具性的应用,而关键还在于让这些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能与我们民族的精神更加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