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丽水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丽水通济堰1500年前建造 如今会被开发区蚕食吗

www.zjol.com.cn  2006年08月07日 07:49:5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通济堰,位于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首创拱坝形式,在我国水利史和力学原理应用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1962年,它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01年,它又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通济堰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石头大坝、水流湍急、两岸卵石堆积——我们是以都江堰的形象来想象它了。而通济堰,它是一座江南的“堰”,秀美而平和。

  通济堰隐身在两岸茂竹修林的青山之间,一条呈拱型的石桥把松荫溪隔成有明显落差的上下两段,上游的一潭碧水“哗哗”地通过堰区,除了鸟鸣,一切静谧。

  为了一座堰修了一本志

  通济堰大坝首创了拱坝形式,这在古代堰坝中是罕见的,现存的多为直形坝。拱坝较直坝加长了坝体,相应地降低了大坝的单宽流量,减少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其次,拱坝改变了水流方向,使溪水沿拱坝圆心方向泄流,并相互消长,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破坏;拱坝与排砂闸共同作用形成螺旋流,能排去通济闸前的淤沙。

  通济堰坝露出水面的部分仅一二尺左右,似貌不惊人,但它的底部工程则是浩大的,拱坝截流时也颇费了番功夫。大坝最初为木筱结构,南宋年间改为石坝。1954年维修大坝时,发现坝底的卵石层上铺有两层巨松(水底松木不易腐烂),现代称之为“眠牛”,可大大均衡坝身的重量,稳固坝体。

  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落差20米,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营造,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不需再靠外力支援。通济堰每天能拦入堰渠20多万立方米的水量,干渠长22.5公里,分为上中下三源灌区。干渠分凿出支渠48条,支渠再分凿出毛渠321条,并在堰渠上建有大小概闸72座,各渠边又有众多的湖塘储蓄(像长藤结瓜般),以备旱时不足,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利网,完全符合现代水利工程多级水利网分派布置。

  由于通济堰在堰坝形制、生产生活上的重要性,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时,首次汇编宋元明历代有关通济堰的碑记,辑成《通济堰志》,后在清代乾隆、道光、同治年间又三次重修增补。通常说来,志书或为府治记史或为名人作传,而像这样为一个地方性的水利工程专门修志成书,在我国志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护堰世家感慨今不如昔

  用“护堰世家”这个词来定义通济堰旁堰头村诸葛家,是比较合适的。诸葛一家世代在通济堰边居住,他们把通济堰看作了母亲堰,在这里,若是没有这条堰,便不会有作物的丰收。父亲诸葛金文从年轻时起便是通济堰的守护人,只要发现有堵塞渠道、砍树等破坏行为,便会出来制止。

 [1] [2] 下一页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郭闻 薛建国  编辑: 朱小燕

相关稿件

[8月7日·一天精彩]万科全面控股南都房产

·丽水城建规划忽视文保 1500年通济堰告急 2003-10-3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