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女孩陈莉莉远远地看到爸爸的渔船起航,飞奔向码头,想告诉爸爸注意安全。她还期待着一个月后,爸爸能送她去大学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但这个期待已永远无法实现,8月9日中午12点,莉莉见了爸爸最后一面。
她的爸爸、苍南县霞关镇长沙村主任陈体明,带领全村渔船前往福建沙埕港避风,在“桑美”疯狂肆虐时,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当台风过境,他再也没和其他150多名渔民兄弟一起回家。“桑美”离去后的第16天,村子渐渐恢复宁静,但这个家庭的支柱,已轰然倒下。
-带全村渔船避风还惦记村子安危
8月9日,“桑美”将在苍南登陆。一大早,39岁的陈体明赶到镇里参加抗台会议。长沙村是镇上的大渔村,渔民们都靠捕捞虾皮为生。中午,匆匆扒了几口饭后,陈体明带上全村人赖以生存的45条渔船,前往福建沙埕港避风,但凡有台风,闽东浙南地区的渔船都来这里避风。
1个小时后,牵挂丈夫的黄宝玉,拨通了陈体明的手机:“你们到哪儿了?”“到沙埕了。”陈体明回答,“你别担心这边,台风要在我们那登陆,你要帮书记搞好抗台的事。”黄宝玉万万没想到,这竟是自己和丈夫最后一次通话。
整个下午,作为村妇女主任,黄宝玉和村支书陈体碧一起,帮助留守的村民们加固房屋,转移物资。下午5点25分,台风在马站镇登陆,临近的霞关镇,“一米之外几乎就看不见了,到处都是瓦片乱飞。”陈体碧告诉记者,“我活了50年,没见过这么大的台风。”
因大多数男人都随船出门了,黄宝玉安顿好女儿,叫上自己18岁的儿子,一起帮村民们转移物资。直到晚上8点多,风力渐渐小下来,她终于抽空,想问问丈夫那边的情况。
而这时,陈体明的手机已无法接通。
-最后时刻他解开缆绳放弃自己的船
一个夜晚,黄宝玉都在打听丈夫的下落,但没人能给她一个答复。第二天一早,渔民发现陈体明的船已消失。150多人开足马力出海寻找,发现了陈体明的尸体。船上三人,只有37岁的陈体秦侥幸生还。
死里逃生的陈体秦,在苍南县人民医院已住了半个多月,回忆那夜的事,他心有余悸。“那天中午1点多,我们到了沙埕,然后准备抗风。”因长沙村经济收入不高,45条船,除了两三艘铁壳渔船,大多是木制的,抗风能力弱。陈体明组织所有木制渔船停靠在一起,每6条船用缆绳系在一起,以增强抗风能力。陈体明把更好的停泊位置让给了其他渔船。
台风渐渐逼近,按照经验,渔民们没离船,台风中须有人在船上,让船头对着台风的方向开足马力,才不会让台风吹倒,也要控制渔船,不让它们互相碰撞。
10日晚上7点多,最让渔民们担心的“东亚”(当地方言,意为东南风)来了。这时,船进港后,水位还没升起,还无法开动机器,陈体明所在的浙苍渔4613不幸走锚,顿时被卷进狂风中。
“那浪说有多大就有多大,木船很快就被打坏,驾驶台被风刮掉半个,船失去了动力。”陈体秦说,“我什么都看不见,只感觉船被打翻了,人已站不住脚。”这时,浙苍渔4613的缆绳,还和其他船连在一起,“船不行了,这样下去会把其他船也拖得走锚,还会撞坏。”陈体明对陈体秦喊着。
作为船老大的陈体秦明白,此时如果孤船漂入海中,生存机会就很渺茫。但他还是听从陈体明的决定,一起解开缆绳,准备弃船。
四个救生圈被绑在一起,所有证书被放在里面,“那是为了死了能让人认出来”,三个人准备一起抱着救生圈跳海。没想到,就在跳下海一刹那,一个巨大的浪头打来,“我左耳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脑子模糊了一下。”等陈体秦清醒过来,只剩他一人漂在风口浪尖,直到10点多,才被涨起的浪推到岸上,随之晕了过去。
午夜12点,醒来的陈体秦爬了30多米,爬进一座建筑,里面已收容了十几个船被打翻后的幸存者。不见船上其他人的陈体秦放心不下,11日凌晨4点,只身到海边寻其他人。“走了两三圈,天渐渐亮起来,天空放亮,我意识到他们出事了。”这个海里打拼了20多年的汉子,在海滩上失声痛哭。
当天,长沙村4条船被打翻,除了陈体明和另一名渔民,其他人全部安全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