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助听器她被推到了崩溃边缘
前天晚上,省聋儿康复中心的赵小飞老师收到了一位聋儿家长发来的手机短信,隐隐透露出轻生的念头。情急之下,赵老师将信息转发给了记者,希望能够帮助这位面临崩溃的母亲。
“张小柔,你好,我是今日早报的记者叶恒珊,今天赵老师和我讲了你的事,希望可以帮助你……”记者随即发出短信,与张小柔取得联系。
一个不算过分的要求
记者见到张小柔的时候,她的眼睛还是通红的。8月30日,离开省聋儿康复中心后,她整整哭了一个下午。
“想给儿子买个好一点的助听器,这个要求不过分吧?可为什么我都做不到……”张小柔喃喃自语。
这个并不过分的要求,已经困扰了她近两年。
儿子戴上模拟助听器
张小柔一家住在磐安县万昌乡的一个小山村里。
她有一手缝纫手艺,老公陈立做木雕活,日子过得简单而美满。2002年9月,儿子昭昭降生,让这个小家庭添了不少欢乐。
“7个月大,我发现儿子好像反应不大灵光,就怀疑他耳朵有问题。到11个月,医生就确诊他是重度耳聋,必须佩戴助听器。”夫妻俩拿出所有积蓄,给孩子买了一个8000多元的模拟助听器。
一开始,夫妻俩并没有想过送昭昭去专门的语训机构,而是在家里自己教儿子学听说。拨浪鼓、上发条的青蛙、锅碗瓢盆,一切能发出声响的东西都用上了,但没什么效果。
半年过去了。有一天,张小柔抱着昭昭走在田间,让他看看田野。她低头对孩子说,妈妈,叫一声妈妈。如此反复了几遍后,昭昭居然真的叫了一声“妈妈”,虽然很模糊。
张小柔欣喜若狂。但自那以后,孩子就再也没有叫过妈妈。
不久,她在报纸上看到,聋儿康复的最佳时间是3周岁以前,只有通过科学的听力和语言训练,才有让孩子开口的可能。她通过朋友,千方百计终于找到了浙江省聋儿康复中心。
2004年9月,2周岁的昭昭开始了系统的康复训练。丈夫在萧山的一家工艺品厂找了份活,每月挣1000多元钱。张小柔则每天往返两地接送孩子。
2岁昭昭听力下降了
在省聋儿康复中心语训了几个月,老师敏感地发现,助听器似乎对昭昭已经不起作用了。很多时候,昭昭是通过对方嘴形和肢体语言来理解意思的。
“当初配模拟助听器的时候,专家就对我们说过,模拟助听器只能单纯地对声音进行放大,适合在安静的环境里使用,如果外界环境太杂乱,反而可能损害孩子的听力。”张小柔心急如焚,急着想给孩子换一副助听器。她一打听,按照昭昭的耳朵受损程度,要配一副数字助听器,至少要3万元。
然而,丈夫却认为问题并不出在助听器上,他坚持要将儿子送到普通幼儿园,和健全的孩子多交流,语言功能自然会恢复。而且,这些年为了给孩子看病,家中已一贫如洗,到哪里去找这3万元钱呢?
为了孩子,夫妻俩开始了“内战”,吵架怄气,甚至大打出手。
“潜意识里,他并不愿承认儿子跟一般孩子不一样的事实。”为此,陈立十分排斥昭昭去聋儿康复中心,不愿意他跟其他聋儿一起生活学习。
去年下半年,张小柔终于还是拗不过丈夫,儿子被送进了丈夫所在工厂的普通幼儿园。
第一次,她被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矛盾激化使夫妻分居
“既然我改变不了他,我就改变我自己。”在朋友的宽慰下,张小柔决定靠自己的力量去挣钱给儿子买助听器。
张小柔在杭州九堡的一家服装厂找了份工作,但厂规极严,晚上还经常要加班到十一二点钟。她去萧山看一眼儿子,也成了奢望,因为夫妻矛盾激化后,他们已分居了。“以前再辛苦,最起码还能看到儿子。可现在,连儿子都见不到了,感觉像是心头被剜了一块肉……”
这期间,她还想过很多办法。找朋友到网上去发帖子求助,可惜无人响应,只有几个熟人给她凑了几百元钱。
祸不单行。今年年初,张小柔的母亲检查出患有肺癌,她只好辞掉工作,全心全意照顾母亲,直到老人过世。
眼看着,买助听器的日子遥遥无期,而长期的操劳,张小柔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她答应丈夫,只要能给孩子换新的助听器,就与其重归于好。
8月28日,张小柔和丈夫一起去了杭州的惠耳听力服务中心。专家看到像昭昭这么大的孩子还佩戴模拟助听器,十分惊讶。在听了专家的意见后,陈立的思想似乎有点转变,同意给儿子买个好一点的助听器。
然而,3万元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笔大数目。小柔说,他们也曾想到去银行贷款,但是家里本来就负债累累,哪里还能贷到什么钱呢?
这些天,张小柔越来越觉得无望。一想到5岁大的昭昭还戴着模拟助听器,想着那些被放大的巨响继续耗损着儿子可能仅存的一点听力,她的整个脑袋就嗡嗡直响。
前天中午,她一个人去了省聋儿康复中心,找到了一直帮助她和昭昭的赵小飞老师,两个人谈了很久。张小柔慢慢平静下来。
可一离开,那种绝望的情绪又将她包裹其中。
让丈夫把哀伤说出来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治医师朱长江对记者说,一般说来,人遇到哀伤的事情,总会有失落感。特别是满怀期待的父母,忽然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先天残疾,难免心里不痛快。
这对夫妇中,妻子很快就从这种伤感中走出来,勇敢地去面对现实。但是对丈夫来说,多年来这种失落的心情一直困扰着他。他坚持认为孩子问题不大,希望孩子能够进入普通的幼儿园,其实也包含了一种父亲对儿子的爱,出于内心的愧疚感,他拼命地想让儿子像其他健康的孩子一样生活。
夫妻俩经常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吵架,却永远吵不到点子上。其实,此时,妻子对丈夫的一味说服已经变成了“强求”,只能让丈夫更加烦躁。只有经过一定的引导,让他逐步地自己把心底压抑已久的东西说出来,才能得到真正的宣泄,客观地看待整个家庭面临的遭遇,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文中人物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