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省高校新生陆续报到。今天下午3时,就读杭州某高校中文系的小沈急匆匆打进浙江日报热线:她刚碰到一个假冒接人的骗子,差一点就上当了。这是笔者接到的第二个新生受骗的热线电话,且行骗手段与往年又有新变化。新学年伊始,警方提醒大学新生们碰到陌生人,千万要擦亮眼睛。
接人的“王先生”竟是骗子
小沈说,她刚出汽车南站,就看到栏杆边一个男子举着写她名字的牌子接人。男子身高体型都和她过去在照片中看到姐姐同事——王先生相似。那人看到小沈慢慢靠近,连忙称,“你就是小沈吧,路上辛苦了。”小沈回应:“你是我姐同事王先生吧。”男子马上认可。
“王先生”说,刚叫了辆车,可司机一时跑开了,向小沈借手机打一下。小沈想都没想就把暑假刚买的一只三星手机递了过去。“王先生”拨通号码,没说几句就喊信号不好,边打边往外走。小沈一开始还不好意思跟着,但是“王先生”竟撒腿往外跑。小沈这才清醒,边追边喊抓骗子。“幸亏两个带红袖章的大伯刚好在路口,骗子慌了手脚,把手机朝人群里一扔,转身逃跑了。”小沈在热线里仍心有余悸,连呼侥幸。事后才知道,真正的王先生一直在出站口等着。骗子料定举牌接人,双方一定不认识,又发现自己体型与王先生相似,便上演了一出骗局。
下手目标:女大学生为主
下午,笔者从省公安厅相关部门获悉,每年开学初期都是大学生被骗的高峰期。骗子们惯用伎俩有二:一是打扮成学生模样行骗。他们自称来杭社会实践,不是在机场与老师走散,财物都放在老师那里,就是不小心丢了钱包。如果你身边带的钱不多,他们就会把目标转向你的手机或者信用卡。二是,冒充新生亲属或朋友接人,或者以其他学生家长为名,与他们一同去学校,在车上实施诈骗。
需要提醒的是,骗子一般在下午和晚上“现身”,行骗地点大多在校园、银行门口、汽车站、火车站和路边公用电话亭附近,这些地方人员复杂,行骗时不易引起受害者怀疑。行骗对象多是女大学生,六成以上是第一次出远门。她们心地善良、社会阅历不足。
防骗要诀请你牢记
笔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骗子大多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而且几乎都是在社会上“晃荡”的青年,诈骗伎俩也不高明,除了他们善于伪装外,大学生也需要补“社会能力”这一课。办案民警说:“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是他们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如何防止受骗?警方通过浙江日报给大学新生们支招:遇到陌生人过分热情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当有人向你求助时,不要轻易与其对话,请他与学校保卫处或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如有人以熟人朋友身份前来接待,一定要加以核实,不要轻易搭乘便车。另外,大学生一旦遇到诈骗和抢劫等行为时,要机智地作出反应,面对歹徒暴力尽量不要以硬碰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脱身、报警。
(浙江日报杭州9月3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