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金华农村一拨又一拨的村干部,敲锣打鼓地把披红戴花的五保老人,送进城里敬老院。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是个贫困村,也把最后两名五保老人送出村,村委主任戴维平说:“现在全村10名五保老人都进城享福去了。”
前些日子,浙江日报接到一些贫困村五保老人的反映,说在村里没人管,到乡镇敬老院后,由于人员少、规模小,开支挺大,越办越差,只好跑回村,希望政府帮助他们解决养老问题。寺平村很贫困,要管10位五保老人,同样也面临不小的难题。
去年年底,区民政局叶洪泗副局长带着志安等人赶往寺平村。在一间简陋老屋里,他们看到房顶瓦片残缺不全,砖头搭的灶子多月没生火,桌上只剩邻居送来的稀饭……戴德友老人病在床上,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见此,老叶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志安拿出一叠钱交给村干部:“快给老人看病,病情好转的话,接到区敬老院去。”
戴德友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后因病辞去工作,老婆与其离婚,他被送回农村。到现在,人还是一阵清醒,一阵糊涂的。前几年,靠村里几位老太太,长期送饭给他吃。有了政府“低保”后,他的生活有了着落,但病魔又缠上了他。
挂了两瓶盐水,戴德友睁开了双眼。村干部喂他吃稀饭,他手脚开始动了……几天后,村干部打电话给戴志安:“德友叔活过来了,你们能不能接他进城?”
戴志安说到做到,带来一辆车,接戴德友到白龙桥敬老院。上车时,戴德友抓住他的手不放,大声喊道:“戴志安,谢谢你们救了我!”
一年来,德友老人在敬老院体重增加了30公斤,越活越精神。
去年以来,根据五保老人的建议与要求,婺城区委、区政府把30多个乡镇敬老院合成4个敬老院,由区民政局统一管理。戴志安原在基层担任民政助理员16年,也被选调到区民政局分管4个敬老院、800多位老人的吃喝拉撒。老人们跟在他背后,总叫他“总院长”。其实,志安既不是公务员,也没有行政职务,是一名合同工。但他珍惜自己的工作,每天起早摸黑,奔跑于4个敬老院,帮助院长解决新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9月1日,我们先后到4个区敬老院探访,发现像戴德友这样原先无人管的五保老人,都被送进公寓式的敬老院。看到我们到来,老人们抢着与我们握手。院长李清说,进城后,敬老院有了规模经营,不仅老人们吃住满意,院里也略有节余。进院时,戴德友只剩一副骨架,现在,他与其他老人一样每周都能吃上鸡、鱼和猪肉,如今的老戴红光满面,走起路“噌噌响”。
坐在床头,老戴还向我们讲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我今年77岁,在敬老院年纪不算大,我要争取活到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