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者神情轻松,不知道的人可能还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献血呢!
浙江在线9月7日消息 (记者 杨晓燕 通讯员 张孚传) 捐献者手臂上插着两根导管,引导血液从他的动脉流出,经过一个“神秘”的机器之后,又从另一端输送回静脉……今天上午,浙江省第7位捐献造血干细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骨髓”)的志愿者以这样简单轻松的方式完成了他的光荣使命。这也是今年我省进行的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下午4时,这珍贵的造血干细胞将飞赴北京,晚上即可植入病人体内。
负责此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的浙江省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告诉记者,大多数人目前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仍停留在过去“骨髓采血”的印象上。事实上,为减轻捐献者的痛苦,浙江省自2003年起就采用血液循环回路中分离、采集干细胞的方法——采集前4天,为捐献者注射动员剂,将存于人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激发到外周血中,捐献当天用导管连接捐献者动脉与静脉形成循环回路,动脉血通过一台名叫“干细胞提取分离机”分离、采集干细胞,再从静脉输送回人体。
今天捐献的志愿者沈先生,是位在杭州工作的河南人,曾有多年医务工作经验,于2004年11月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今年8月进行初配和高分辨配型后确定符合捐献要求。自9月1日入院,开始注射动员剂,6-7日采集造血干细胞,共150ML。他是我省第7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全国第506位。记者了解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沈先生曾多次参加献血,累计达到3000ML。“就像在路上看到一个老人过马路我们要上去扶他一把一样,这是不求回报的。”对于捐献沈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据了解,浙江省中医院在我省具备造血干细胞采集和移植资格的两家医院之一,至今已累计开展移植100余例,另一家则为浙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周郁鸿告诉记者,干细胞一直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尤其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来说是唯一的医治途径。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来说影响不大,但对患者来说却意味着是救命血,周主任感慨道:“我们在拿骨髓保存箱时都是抱着的,对我们而言这里面装着的是一条生命。”
用来装“救命血”的箱子举轻若重。
然而,造血干细胞的配对成功率极低,需要在血液中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6个指标合格基础上,再进行高分辨配型各项指标符合,才有可能能进行捐献配对。据负责此次造血干细胞运送的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中华骨髓库(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已有35元捐献志愿者,浙江分库有近万名志愿者,但这个数字相较于极低的配对成功率来说,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因哈尔滨捐献者而获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目前仍在无菌病房中接受治疗,家里人只能通过这个视频电话与他联系。 |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周一哈尔滨捐献者与省中医一位18岁白血病人配对成功并顺利移植。患者母亲告诉记者,她儿子才上高一,去年10月查出患白血病,移植进行的相当顺利,1个月内若植入的造血干细胞能成功进行造血,将可以顺利挽回这条如此年轻的生命。“当听到找到配对造血干细胞的消息时,我们都不禁松了口气。”她说。
目前,一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全部花费约为20-25万元,移植手术的成功率约在80%—90%,但不进行移植的病人3年内的生存率不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