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紧建设的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日前遭遇“不测”———1艘走锚失控的外籍货轮在涨潮作用下撞击大桥,使大桥多处受损。昨天,记者从宁波海事法院获悉,上周六,肇事货轮在船东提供950万元人民币担保金后“解扣”。
目前,大桥工程指挥部正对受损部位进行技术鉴定,以确认索赔金额。
这是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遭遇的第二起轮船撞击事故。在潮汐、土质等因素影响下,如何避免船只撞击杭州湾大桥成为新课题。
外轮走锚失控顺流撞桥
8月11日12时左右,新加坡籍“BITUMANEXPRESS”货轮从嘉兴乍浦港二期码头附近海域(距大桥下游约1海里处)走锚失控,由于涨潮作用,其右舷顺流撞击杭州湾大桥中引桥和北航道桥南高墩区结合部位的B26、B27、C01等混凝土承台、墩身及箱梁结构物;驾驶台、桅杆撞击大桥箱梁并卡在梁下,直至当天14时25分,海事部门将船只拖离事故现场。
昨天,宁波海事法院立案庭庭长胡建新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16日向该院提出诉前扣押船舶的申请,要求船东提供950万元担保,确保判决后赔偿顺利执行。17日,宁波海事法院3名法官赴嘉兴乍浦港,在向当地海事部门了解事故情况后,依法完成对该轮的扣押。上周六,船方代表缴纳950万元担保金后,法院解除了扣押令。
杭州湾大桥已两次遭船撞
“950万元担保金是初步估计的损失数,”杭州湾大桥的首席承保机构———人保宁波分公司大型商业风险保险部总经理严巍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大桥指挥部已组织专业机构对受损部位进行技术鉴定,查看撞击是否致大桥“内伤”。如果大桥内部结构、桩位等受损,维修会相对复杂,“究竟会对工期造成多大影响,现在还不好说。”
严巍说,技术鉴定完成后,将有精确的索赔数字,“可能超过950万元”。之后,双方将通过协商争取尽快落实赔偿;若达不成协议,则将采取法律途径。据了解,这已是建设中的杭州湾大桥第二次遭遇船只撞击。去年底,一艘满载黄沙的货船在行驶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撞损了大桥施工用的部分栈道,经双方协商,杭州湾大桥指挥部获赔数十万元。
“桥船安全”成研讨课题
嘉兴海事局海事管理处人士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该局每天都安排巡逻艇,在杭州湾大桥周边巡逻,并发布通告禁止非施工船只靠近大桥,“这起撞桥事故属意外”。
不过,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对此却表示担忧。昨天,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表示,跨海大桥北端入口正处于浙北唯一出海港口———乍浦港,涌潮较活跃,随着过往船只增多,类似情形如何避免?
嘉兴海事局人士坦言,乍浦港锚区离大桥最近点仅0.7海里(约1.3公里),海底堆积的淤泥也使船锚的固定效果受影响,加上潮汐作用,“客观上存在着船舶走锚失控、顺潮撞向大桥的可能”。他说,浙江有关部门正对“桥船安全”的课题进行研讨,乍浦港也将制订相应措施,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新闻附件
世界上在建的最长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后终于宁波慈溪,全长36公里,总投资118亿元。大桥于2003年开工,预计2008年建成。届时,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余公里。截至今年上半年,大桥完成投资16.5亿元,占年度计划82.3%;累计完成投资达81.3亿元,已显露出漂亮的“S”形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