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浙江万里学院留守儿童大型调研纪实
www.zjol.com.cn  2006年09月08日 14:18:5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3、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发展情况

  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令人欣慰。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学习欲望强烈,学生普遍把学习看得很重。在学习成绩上,93.3%的孩子表示愿意到学校学习,80%在校学习成绩状况较好,有41.7%的留守儿童成绩排名在班级前20%,38.1%的孩子成绩排名在班级前40%,13.4%成绩处于班级排名后40%,6.8%成绩处于班级排名后20%。调研显示浙江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农村留守儿童无显著差异,这与留守儿童在学习观念、对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的理解和独立意识等方面有较大关系。在学习态度上,87.4%的留守儿童对“读书就是出路”的观点深入人心,认为学习成绩好是为自己未来负责,也是报答父母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旦遇到学业困难(无人辅导、学业压力、某门课学习成绩不能突破,总体不能提高),许多留守儿童甚感担忧。虽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不能有效帮助孩子们学习,但他们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以及读书的重要性,往往比别的学生更用功。有的孩子希望通过学习出人头地,报答父母,也有的孩子为了争取机会走出家乡,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更有人希望读好书,将来能闯出一番成绩来。大部分留守儿童在成绩不理想时通常都会责怪自己平时不够努力,而内心是十分希望取得优异成绩的,思想要求上进,也明白“读书才是出路”的道理。在对留守儿童愿望的调查中,有1/3的学生提到要考上大学,有的还立志考上好的大学。70%的学生希望学业有成。温州永嘉的一名留守儿童在接受访问时说:“如果不能继续上学就成了文盲,那是最可悲的。”在学习行为上,对320名留守儿童的深入调研中,仅有16名儿童存在“厌学”态度,6名儿童有“逃学”现象,8名儿童有“违反校纪校规”行为。这个比例还是相当低的。留守儿童总体上对学业的认识积极向上,与其自身奋发图强的精神、家庭贫苦状况和脱贫愿望、对外界信息接受程度以及父母外出务工的示范作用等因素均有相关。

  4、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

  (1)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

  76.4%的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期间,有性格方面的变化,但不排除与自然成长和其他相关因素有关。16%的留守儿童会产生“无助感”、8.5%有“被遗弃感”、6.4%有“无用感”、18.8%存在“失落感”,其中轻度的“无助感”主要来自学习和受同伴欺负的无奈,还有个别留守儿童对无人照顾的安全威胁的恐惧,如不敢走路,“无用感”主要来自于学业受挫,“被遗弃感”、“失落感”主要是由缺乏家庭或抚养人关爱带来的。受到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13.4%的留守儿童信奉“打工至上”,6.8%认为“金钱万能”,还有2.2%持有“读书无用”的价值观。

  调研显示,留守儿童在以下心理品质方面的表现为:

心理品质

人数

比例

心理品质

人数

比例

自尊

88

30.50%

主动

36

12.60%

自卑

19

5.60%

被动

11

3.90%

自私

24

7.70%

反社会

3

1.10%

自立

108

36.50%

亲社会

60

21.10%

自主

82

26.70%

粗暴

8

2.80%

自制

61

20.70%

消极

4

1.40%

自信

71

24.6%

脆弱

24

8.40%

自我中心

12

4.2%

烦恼

6

2.10%

缺乏主见

11

3.90%

敏感

60

21.10%

情感淡漠

8

2.80%

焦虑

1

0.40%

任性

25

8.80%

激动

7

2.50%

性格孤僻、内向

63

22.10%

沮丧

7

2.50%

依赖

46

17.20%

协作

74

26.00%

胆怯

33

11.60%

过于顺从或服从

20

7.00%

大胆

33

11.60%

 

 

 

  从上表可以看出,浙江农村留守儿童在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方面表现出更多的自立、自主、自制、自信等积极的心理品质;亲社会、协作和性格孤僻、内向的心理品质并存;较为自尊和敏感;而自卑、自私、自我中心、任性、缺乏主见、情感淡漠、焦虑等负性心理因素较少。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以上结论在对留守儿童和监护人的访问中也得到了证实,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早当家,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怀,被迫早熟,孩子们也了解父母出门打工的艰辛异常,为的就是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负担自己的学习费用。.因此他们普遍表现出懂事、独立、自强、自主的一面,他们不再任性,比同龄人思考得更多,思想情感更加丰富,也更加敏感,很容易受到伤害。例如,在问及“你想与父母一起外出吗?”回答“不想”的占32.6%。他们之所以不想不是因为不愿意和父母一起生活而是留在家中可以照顾爷爷奶奶,不想年迈的爷爷奶奶感到孤独。同时,留守儿童在处理监护关系矛盾时较多采取不吭声和退缩的行为,也说明了他们习惯了独自面对,习惯了默默接受一切,因压抑而形成孤僻、内向性格的另一面。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普遍发现,留守儿童相较于一般孩子不易对人敞开心扉,不爱诉苦,不喜欢谈论自己,对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防备之心,“自私”往往包含自我保护的成分。在对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和交友方面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具有较好的乐群性,这与亲社会、善于协作的特点也是一致的。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万里学院  编辑: 徐晓峰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