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8月24日7版刊登了《浙江出台国内第一部反倾销地方性法规》的消息,引起广大出口企业的关注。浙江省是全国遭受出口反倾销影响最严重地区,2002年至2005年,浙江遭遇来自美国和欧盟等提起的贸易摩擦案件125起,其中反倾销调查涉案84起,金额近15亿美元,占全国反倾销总涉案数和涉案总金额的40%以上。今年上半年,浙江遭遇“两反两保”(反倾销、反补贴、特保和保障措施)、美国“337调查”10起,技术性贸易壁垒1起,涉案金额3.6亿美元,占全国的24%。为此,记者对浙江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协作联动迎战各种反倾销调查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从本月开始,饱受反倾销之累的浙江外贸企业,将拥有迎战各种反倾销调查的“底气”。随着《浙江省应对出口反倾销暂行办法》的正式出台并实施,外贸大省浙江将紧紧围绕出口反倾销预警防范、应诉应对和跟踪评估三大基本环节,逐步形成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分工负责协作联动的局面。
四成反倾销与浙企“挂钩”
我国是世界上被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之一。而浙江省是全国遭受出口反倾销影响最严重地区。
据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2002年至2005年,浙江遭遇来自美国和欧盟等提起的贸易摩擦案件125起,其中反倾销调查涉案84起,金额近15亿美元,占全国反倾销总涉案数和涉案总金额的40%以上。而且,反倾销调查涉及的大案要案也逐年增多,2002年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反倾销调查案件2起,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为4起、6起、8起。
今年上半年,浙江遭遇“两反两保”(反倾销、反补贴、特保和保障措施)、美国“337调查”10起,技术性贸易壁垒1起,涉案金额3.6亿美元,占全国的24%。
2004年7月份,作为温州制笔主要出口地的巴西对我国出口的圆珠笔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的温州企业达15家,涉案金额超过590万美元。经过各种利弊因素的权衡,温州所有涉案企业最终都决定放弃应诉,温州制笔企业由此丧失了巴西乃至整个南美市场。这仅仅是浙江企业在反倾销路上的一个案例。
“长此以往,浙江产品的出口市场将被筑起一道道‘高墙’。”康奈集团副总裁周津淼表示,由于以前没有相关法规制度指导,浙江企业应对反倾销经常束手无策,处理办法比较简单,应对乏力。
个体利益要尊重行业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反倾销的规范性文件的出炉就显得非常适时。”据参与《办法》拟定的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公平贸易局的陈巧艳介绍,《办法》的突出特色是明确申明,“企业是应诉主体”,拒不执行应对出口反倾销相关措施的企业将被通报,并记入该企业的信用记录。“企业个体利益要与行业整体利益平衡。而在以前,与此相反的情况很多。”陈巧艳说,在应诉过程中,从立案到裁决,一般需要9个月或12个月的时间。个别企业在等待裁决期间不是集中精力准备应诉,而是抓紧时间多出货,抱着“大不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思想,最终导致整个应对反倾销的被动。
据此,文件提出,应诉企业应以行业整体利益为重,接受应诉组织单位的协调,禁止排斥其他企业应诉,确保行业集体抗辩的有效性。应诉企业在应诉过程中不得从事对国内行业整体应诉工作和应诉秩序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应诉企业之间不得相互诋毁或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损害他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