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像蜡烛那样,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好人张大根印象三记
浙江在线9月19日消息(记者 周娜) 核心提示:“我要像蜡烛那样,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老马自知夕阳短,毋须扬鞭自奋蹄,我能挑100斤,就决不挑99斤……”今年已73岁高龄的张大根同志在日记中这样倾诉着自己的情怀。张大根是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的一名退休干部,自1959年到原城东乡工作以来,历任东湖大公社会龙管理区总支书、原城东公社党委委员、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原城东乡人大主席团主席。退休后,任东湖镇敬老院院长。四十多年来,他以自己不凡的工作热情和不凡的成绩,向东湖人民交出了一份份出色答卷。成为践行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杰出代表。
9月17日,阳光普照,凉风拂面。早上8点没到,东湖敬老院里,几位孤寡老人和往常一样,在院子里静静地坐着。张大根在女儿的掺扶下慢悠悠地走了进来。见到眼前的老人,76岁的老人俞子堂突然站了起来,“老院长回来了。”这是张大根去年11月份突然中风住院后,第一次回到敬老院。
眼前的张大根,因为中风后遗症,显得虚弱不堪,满是皱纹的脸庞上写着病痛留下的痕迹。他拖着颤颤巍巍的身子走进院子,看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12位孤寡老人,老张的神情里突然又有了光彩。二女儿张雅娟知道,趁着身子好些回来看看,今天老父亲算是解了半年来的牵挂了。
本可以享受自在的退休生活,张大根却倾注了10年的晚年时光为老人们打理琐碎的事情;而在此前,张大根30年在城东乡当干部的点滴,更是让东湖老百姓惦念在心。有人说,在张大根的人生道路上,追求的就是“人品”两个字,“品”字三张口,好坏全在老百姓嘴里头。在东湖老百姓的心里,张大根就是一个“好人”,他用40年的时间弹奏了无限美好的音符,主旋律就是“忠诚”、“无私”、“奉献”。
敬老院里的张大根:12位老人的贴身“保姆”
无论是刮风下雨,人们总能看到他在敬老院忙碌的身影,一顶大笠帽,登一辆破三轮,还给老人擦洗屁股、倒痰盂、修脚趾甲……这是张大根退休后,留给人们的印象。
到敬老院以后,熟人说我怎么会到敬老院做这种被人看不起的工作,我说人品有高低,工作无贵贱;外甥女在校写了篇文章《兢兢业业的外公在敬老院》,一班子学生笑都笑死了。现在我在敬老院做的不过是些琐碎的事情:上山砍砍柴、下地种种菜、扫扫地、冲冲厕所、给人擦洗屁股、倒倒痰盂、修修脚趾甲……
——摘自《张大根日记》
走进58岁孤寡老人陈德夫的房间,他正躺在床上。自从30年前瘫痪在床,陈德夫就一直行动不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拿着镜子看看天,看看外面路过的人。3年前,陈德夫住进了敬老院,院里的老人们都知道,张大根总是挑出时间来为陈德夫剪脚趾甲、擦身擦背,还给他揩大便。
另一位老人官宝启身患癌症,在敬老院的最后53天,张大根精心护理了53天,每天倒三次痰盂,擦一次身子、换一次衣服,那段时间,张大根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为了能买到批发价的米、煤、蔬菜、食盐、酱油,老张就骑着三轮板车或摇着水泥船到7、8里外的批发市场去买,门口小店的盐卖7毛一斤,张大根就能买到4毛钱一斤的盐。病倒的前一天,他还踏着三轮车从市场批发了200多斤橘子和蔬菜。
在敬老院担任院长的日子,张大根却忘了,自己也是个70多岁的需要人照顾的老人。
初秋的凉风沁人心脾,在东湖敬老院的菜园子里,一片碧绿的青菜地正透着丝瓜棚上的点点空隙,吮吸着初秋的阳光。70岁的施珍子大妈利索地从菜地里拔了几棵青菜,准备作为敬老院里12位孤寡老人中午的一道菜。自从4年前,敬老院搬到这里后,老人们每天都能够吃到自产的新鲜蔬菜。
这片园子就在敬老院紧挨的石崖上,从敬老院到菜园子的路,是峭壁上凿出的几级台阶,每级只容得下一只脚,四周没有扶手和围栏。如果是往常,人们每天都能看到张大根挑着粪桶缓缓地拾级而上。
11点,老人们用餐了,今天的菜很丰盛,毛豆子,红烧鲫鱼,香干丝还有青菜和一盆汤。76岁的老人俞子堂说,自从老张来了以后,伙食就好起来了。
1997年,东湖敬老院30多间房屋年久失修,东破西漏,老人们吃了上顿却愁着下顿。已退休3年的的张大根看在眼里,毅然放弃了自在的退休生活,担任了敬老院院长。他主动要求把他的院长工资从525元减到400元,把省下来的钱补贴敬老院;为了省钱给老人们增加些补贴,老张还“身兼数职“,既是会计,又是采购员、修理员和护理员。
现已70岁的施珍子是敬老院的炊事员,比老张还早到敬老院工作。她还记得,老张来了以后,敬老院老人们的生活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改变的。原来老人一天只有2块伙食费,变成了3块,老张开辟了园子种蔬菜后,还省下了不少钱,老人们还可以吃到荤菜。现在,每位老人一个月可以拿到200块的零用钱。生日时还可以吃到蛋糕。
新来敬老院担任院长助理的吴永潮翻开账本,张大根到城东敬老院时,账面只有5200元,到2002年初,经过张大根多方筹款和经济划算,敬老院的现金结余为82200元。
当干部时的张大根:东湖人民的好“管家”
一双解放鞋,一件补丁衣,冷饭拌干菜,番薯和开水……这是张大根担任乡镇干部30多年来,留给人们的印象。
我在城东乡担任干部的时候,从六、七岁的小孩到七、八十岁的老人,看见我都喜欢叫我一声“张大根”,有事找“大根”的说法也传开了,哪个村要处理计划生育或者处理违章建房,哪家发生困难就来找我老张,说来也可笑,连打捞尸体也来找我。
——摘自《张大根日记》
2005年11月12日,张大根终因操劳过度,由高血压引起脑中风。闻讯赶来的老人们跟着急救车,不听地喊着:“你们一定要救救大根师傅啊!”水产村村民范中新知道消息后,也带着4个老人前去探望,久久等不到电梯,心里急切的5位老人一口气就爬到8楼。范中新说,现在好人很多,但象张大根这样一辈子都做好事的人却并不多。
张大根病后,“绍兴E网”论坛上出现了网民“gaoguogeng”写的一篇题为《我身边的共产党员》的帖子。帖子不长,语句平实,但饱含深情:“张大根为东湖人民付出了太多太多。在东湖,哪一条道路没有留下老张的血和汗,哪一个村没有留下老张可敬可亲、忙忙碌碌的身影,哪一个老百姓不对老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东湖镇会龙村村民高国根在帖子里说:“大根的精神让我震动!听村里的人说,大根中风病倒了!就憋不住想说几句。”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在东湖镇采访的两天时间里,记者被深深地震撼了,似乎记者所到之地,只要认识张大根的人,都能说出他的好来。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原绍兴市城东乡党委委员张阿巧说,“大根师傅”人虽瘦削,力气却很大, 89年1月份,张大根背着一根攀桩水泥杆被汽车撞到在公路上,差点送了命。则水牌村村民高双林说,以前乡镇府没有自来水,是大根坚持挑水,水缸里的水都是他挑满的。水产村村民范中新说,大根不是建筑包头,却干得像个包头,乡里修桥筑路少不了他;大根不是道班工人,可哪里有破路哪里就有他的影子。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天,他总是最早到的。村民们都说:“大根办事,伢放心!大根督工,伢安心!”
在城东的30年中,几乎每次大的工程,张大根都直接参与,按照乡政府规定,参加工程劳动的人,伙食由集体招待,每天还要外加香烟、水果,张大根为了能为乡里节约一分钱,就是坚持不陪餐。炊事员经常责怪他:“好酒,好肉不吃,喜欢吃冷菜、冷饭”。有时回来晚了,炊事员不在,他就不声不响走上楼去,在煤油炉中煮一口饭,泡上一碗干菜汤。张大根说,虽然感到委屈了身体,但心里反而感到塌实,觉得舒服。
常年头戴斗笠、肩背水壶,当干部却更像老农民。张大根日记里记下了这么一件事情:一次,我到区机关办事,门卫看我满脸皱纹,衣服破旧,一身土气,就拦住了我,说,“你有事找乡里解决!”“我绝不会为这种遭遇而改变我生活上向最低标准同志看齐的生活准则,我想一个干部要联系群众扎根群众,经常与群众接触,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就要全心全意办实事、搞服务。”张大根在日记中这样抒发自己的心声。
一双解放鞋,一件补丁衣,冷饭拌干菜,番薯和开水……这是张大根担任乡镇干部30多年来,留给人们的印象。然而,在镇里党委办公室的记录本上,却记录着他的赫赫战功:15年来,大根参与修建了300多公里路、12座桥,挖了6条河。通过他筹集来的修桥铺路款不下60万元。
老张的外甥张洋说,由于中风卧病在床,张大根却还惦念着敬老院的事。“年底,还有人欠敬老院钱,外公中风写不了字,他就一边报一边让我记下来。”
家庭角色张大根:铁面无私的清贫“包公”
一间旧屋,一只“红灯”牌小半导体收音机,一把“雪花”牌电风扇,是家里仅有两件电器,这是扮演着父亲角色张大根,留给儿女的印象。
我们乡干部也是普通的一名群众,应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公仆,而不是呼风唤雨,横行乡里的“官老爷”。干部除了要积极为民排忧解难,还必须注意自身形象。其实,清正廉洁也是当干部的起码素质。
——摘自《张大根日记》
傍晚时分,记者推开了张大根二女儿的家门,自从老张生病以后,便从敬老院那间住了近10年的屋子搬到女儿的大套房来住了。二女儿很细心地贴过去帮父亲拉起外套的拉链,边和记者聊天,边很细致地帮父亲从上到下都打理了一番。去年11月,老张中风以后,起居饮食都是在二女儿的细微打点下完成的。
说起父亲对于自己,张雅娟有点生“恨”。她才20岁出头时,父亲已是乡里的干部,多少都能走些门路,而一家子却都没享受过“门路”的待遇。一次,她终于忍不住问父亲,“人家都有工作了,你也帮我找找……”话还没说完,张大根极其干脆地送了女儿两个字——“种田!”张雅娟说,父亲就是这牛脾气,从来不会想着要靠自己当干部的便利给家人弄个一官半职,从20岁到现在,张雅娟一直都没有工作。而张雅娟的妹妹后来进了铜材厂,还是自己花了2000元钱,以投资的名义找到的一份正式的工作。
在老城东村,有两样东西远近闻名,一是砖头,二是鱼,素有“十里瓦窑头”和“鱼米乡”美称。城东村每年产砖3000万块以上,要买几万砖头,只不过是牛身上拔根毛,微不足道。在农村出现了“建房热”后,张大根的许多亲戚朋友总认为大根在乡里当干部,帮助开一点便宜砖理所当然,但大根却不这么想。“亲戚这么多,如果一开手,一人买一万,至少要20多万,事情就难办,所以,我一一拒绝。“
在城东当干部三十年来,砖瓦厂的几位厂长碰见张大根经常说,“老张,你要开砖头,尽管讲好哉”。但张大根还是不去开这个口,从来没有去开过砖头。张大根的亲戚经常责怪他不懂人情,说:“大根当干部,我们一点好处都捞不着”。
城东产鱼多,每年的产量都在280万斤以上,张大根在城东做了3、4十年的干部,如果买几条鱼,不过是开口之劳。可是,老张却说,“我们当干部去卖鱼,他们一定会优惠卖给我,这样就侵犯了集体利益。”老张的二女儿张雅娟记得,她结婚那年办喜事的几条鱼,还是隔壁镇上新河弄市场高价买来的。二女儿觉得父亲“太认真了,女儿结婚,走门路买几条鱼也不算过分。”可是,老张总是笑笑回答她,“我们当干部的,就要事事都想着群众利益,不能因为手中有权搞特殊,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娓娓道来的故事,我们有些动容。张雅娟说,曾经有人以为父亲这样靠硬,“可能屋里有些富咚,银行里一定有很多钞票存咚”。只有家里人才知道,张大根当干部的30多年来,家里最富裕的时候,也只不过是旧屋一间、电器两件,而张大根每月一百多元工资,要管五口之家的吃穿,还要医治患病多年的妻子。银行里没有存款,只有欠债。
天色渐暗,凉爽的秋风里夹着米饭的香气,我们起身与张大根道别。张大根也起了个身,瘦弱的身子依然颤颤巍巍,脸庞上病痛的痕迹依然如此清晰。想起在敬老院他那简陋的卧室里找到的一篇日记,写着,“我要像蜡烛那样,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张大根,用蜡烛般微微的光芒,照亮了吴越大地,他用40年的付出,谱写了一名党员基层干部的不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