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编进中学课本、企业家争着当儒商……很多因素都在彰显一个事实——孔子热在当下复兴了。
儒家历来提倡“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和谐用中”的思想主张,而儒学中以“仁爱、和谐、诚信、中庸”为核心的价值观,对于当下建设和谐社会乃至建立和谐世界新秩序都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纪念孔子这位世界文化巨人的时候,才能“振臂一挥,应者云集”。
在南孔圣地,孔子、儒家文化早已经深入这个城市的血脉里,“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这座古老的城市,走到任何一处都能感受到儒风拂面的温和。千百年的儒风浩荡就在记者捕捉到的种种细节中一一呈现。
为纪念孔子诞辰2557周年,本报记者在祭孔大典前夕踏访衢州古城——
寻找江南儒风里的“衢州细节”
明天,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7周年的纪念日。在全球追思中,浙江西部的一座古城——衢州,因这位圣人的名字而闻名遐迩。
870多年前,孔子后裔随驾南迁,来到衢州安家繁衍。从此,衢州成为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东南阙里”,而浩荡儒风也因此流传至今。
明天,衢州市将举行盛大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以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先哲——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生日。
明天,衢州数十万群众将集聚一起,与众多海内外儒学专家和社会各界嘉宾,在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大成殿里,诵读最新的《衢州祭孔子文》,并奉香顶礼,歌舞翩跹,敬祭先圣。
明天,由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创作的歌曲《大同颂》将在祭孔大典唱响。
本届孔子文化节,除了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还将举行国际儒学论坛。届时,新儒学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存山,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等海内外近60位著名儒学专家将出席论坛,就“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孔氏南宗的地位以及对江南儒学传播的影响”等几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诚信写进
衢商章程
在衢州有名的普农家电城,工作人员正在贴《公示》——一个获奖顾客的名单资料。“今天,商场搞促销活动,前一百名顾客可以获赠一套餐具。我们把获奖名单进行公示。”该公司总经理蒋文标告诉记者。
有奖促销是当下商场的常用手段,可是很少有商场会那么认真地把获奖名单公布出来。一位顾客说,现在很多商家说赠送,但往往不是不送就是少送,这个公示让大家对商家很放心。
蒋文标说:“每次公司打出广告,我都要严格审核,不能让广告语含糊其词,以致误导消费者。这样做,为的就是改变消费者对个私企业不诚信的看法。”
诚信,其实正是儒家所推崇的处世原则。孔子在《论语》中曾把“信”看作“吾日三省吾身”之一省,又将“信”列入“文、行、忠、信”四教之一,还将“信”纳入“五德”。但是,在当下,一些诚信缺失,不重信誉、不守信用的行为并不少见。在这样的时候,“衢商”所达成的“诚信”共识非常可贵。
儒家思想如今成了“衢商”的思想源泉。去年9月27日,衢商研究会成立。记者发现,《衢州市衢商研究会章程(草案)》的第二条说:“本会以研究儒家思想对衢商的影响,及其对当代商业经济工作有启迪性的论述,并以其指导和规范会员的从商活动,成为当代儒商,是本会会员的追求目标。”
现在,衢州很多企业都纷纷邀请研究儒家文化的专家为职工开办儒家文化讲座。蒋文标拿出很多论述儒家思想的碟片给记者看,“这是我特地为员工们买的,希望他们平时多了解一些孔子的思想,这对修炼个人的品行有好处,而儒家的管理智慧对我们经营也很有用”。
儒家文化
走进校园
在全社会不约而同地对传统文化进行追思的时候,衢州二中在教学中早已体现着“无处不孔”。
校园里,学生随处都能与孔子“不期而遇”——校园里的孔子塑像、教室走廊里的孔子画像、图书馆门厅上撰写的《论语》,教师办公桌上的孔子像和颇有气势的一整排儒家著作,就连校园里的大楼、主干道的名称都离不开孔子和《论语》。
由于刚开学不久,学校里要照例开始选修课报名。“今年,我们打算开设的有关南孔文化的课程将达到八九门之多。”负责这项工作的毛建清老师说。
他告诉记者,让学生学儒家文化,当然要寻找各种学生们喜欢的方式,“表演校园剧,让学生新编论语故事,有关儒家思想的辩论赛,论语漫画,甚至搞研究性学习,让老师确定课题,学生调查完成……”有了这样丰富的形式,学生报名特别踊跃。
这几天,毛建清不仅为学生选修课忙着,他还在为如何安排老师们参加孔子文化节期间的儒家论坛而发愁:“想去参加的老师人太多,可是名额有限,只能优先让直接研究儒学的几个老师去参加。”
在学生的书包里,记者看到,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装着一本深蓝色的口袋本《论语》。这个口袋本是老师们编的,论语的注释也是老师亲自写的。记者随机找了几位学生,挑《论语》中的几个经典章句,大部分人都能熟背下来。
不仅仅是背诵经文那么简单,衢州二中的学生宣称:“我们要做有涵养的儒雅的绅士和淑女。”学生们很多行为就显示了他们谦谦君子的风度。
毛建清给记者举例道:有一次,学生去吃早饭,食堂的打卡机发生故障,学校让学生先自己打好早饭,到中午吃饭时再自动把早饭的钱付掉。“学校里有2000多名学生,没想到中午学生付的早饭钱和食堂师傅按照卖出去的早点计算的金额几乎一样。”
琅琅书声
萦绕孔庙
孔子家庙在全国有两座,一座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一座就在衢州。记者在衢州的南孔家庙又依稀看到了几千年前学堂里的情景。平时,孔子家庙都特别幽静,但是从去年春天开始,一到周日,孔府后花园里就热闹非凡,耳畔传来朗朗的小儿诵经声。原来,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在孔庙办了一个读经班。
这个班里的孩子都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孔祥楷特别强调“自愿报名”,而且必须由家长带来一起陪读。读经班每周上一次课,每次一个小时,完全免费,还赠送学习资料。现在读经班的队伍已经越来越庞大,达到三个班60个学生。
课间的时候,天性爱玩的孩子们就会在孔府后花园里到处飞奔,孔祥楷看着这些孩子就特别开心。“孩子们的脑袋就像是一个硬盘,就是要趁他们年纪小的时候,让儒家文化挤点进去。小时候背诵过的东西不容易忘记,希望对他们将来都有用。”
读经班的上课方式很奇特,老师不教认字,也不做任何字句的解释,只管教孩子们背诵《论语》、《大学》。孔祥楷的解释是,“先记着,等他们长大了,再回过头去,慢慢感悟吧。”
家长们也很赞同这样的做法:“形式是其次的,重要的是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真的被孩子们记住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