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19个突出问题13个整好 省府向人大提交环保答卷

www.zjol.com.cn  2006年09月28日 10:04:0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全省水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将在今年底前全部建成,‘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确定的在全国率先建成水和空气自动监测体系的目标任务,有望提前一年实现……”昨天,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有关生态省建设和环保执法检查整改工作情况的报告。

  重点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成效

  2004年、2005年、2006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组织开展生态省建设和环保执法检查及跟踪督查,针对省人大在执法检查和跟踪检查中提出的19个突出环境问题,省政府实行跟踪督办,制订整改方案。

  目前,这19个突出环境问题中,有13个问题整改情况良好。另外6个污染问题整改,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需加快进度。如平阳县水头制革基地排污总量仍远远超过鳌江环境承受能力,需压缩生产规模、优化污水处理厂工艺;衢江区沈家化工园区污染整治力度较大,但因为资金紧张、时间紧迫等原因,全面整改到位仍有不小困难。

  “上述这些整改工作,都已作为今年各级政府环保工作的重点,并纳入年度生态省建设工作任务书。”省政府表态说,下一步将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印染、造纸企业、573家省级重点工业污染源和钱塘江流域氮、磷排放重点企业。

  生态补偿机制又有创新

  去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当年,省财政共安排生态环保建设专项资金18.9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7%。同时,我省各地针对实施生态补偿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又陆续制定了不少地方创新政策和措施。

  如德清县建立了县级生态补偿机制,安吉县和景宁县建立了生态公益林利益补偿机制,杭州市正在着手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

  诸暨市还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镇供水补偿农业节水机制,规定在陈蔡水库引向城镇的每吨原水中提取0.02元(总计每年约为100万元),作为库区农业的补偿资金。

  此外,省内一些地方正在积极探索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开展流域性、区域性的生态补偿,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水资源交易等实践也取得进展。


来源: 杭州网-都市快报  作者: 陈文龙  编辑: 朱小燕

相关稿件
·欧盟新环保指令瞄准节能 浙企出口遇"能耗"考验 2006-09-26
·上虞一家企业用污泥生产出节能环保砖块 2006-09-25
·老乡投资家乡 杭州千禧环保产业园落户寿昌 2006-09-19
·慈溪企业量身定做 “绿色”工厂引来跨国大订单 2006-09-19
·浙江一六旬农民的环保经——十八载坚持用沼气 2006-09-14
·王金南:享誉环保学界的武义籍学者 2006-09-12
·浙江养殖户告赢环保总局续:养殖户申请强制执行 2006-09-05
·浙江立法将环保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 2006-09-0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