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先天不足高架硬伤
有人曾调侃说,杭州的高架桥应该叫“新加坡”——哪里需要哪里新加上了一个坡。的确,目前杭州的高架桥从严格意义上说还只是“高架跨桥”,除了南面的涌金立交桥西湖大道附近有一个环线外,其余的都只是“一条路走到底”,这就注定了在高架桥交通组织时的“先天不足”。
因此,为了满足集散、疏通功能,中河高架沿线设置了多个出入口,布置上下匝道。匝道设计得过多、过密,影响了快速路的方便快捷。
另一“先天不足”就是车道太少,目前杭州的高架桥基本是双向4车道,与上海、北京普遍6车道的高架相比,显得有些“小儿科”,也给高架上的交通事故处理带来了难度。就交通现状而言,一旦有事故发生,至少要占用一个车道,剩下的车道应付庞大的车流量自然捉襟见肘。
举措:四种方法缓解症状
为了应付高架的拥堵,交警部门作出了多种尝试。
分流。交警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在鼓楼、大关上匝道口采取适时卡口分流措施。另外,体育场路高架,三股车流汇成两股,车流汹涌,为此,交警在早高峰7点15分至8点45分,把环城北路西向南、东向南两个匝道暂时封闭。
限行。2004年4月6日起,交警部门采取了控制性的管理措施,中河、上塘高架道路全天禁止中型(含)以上货运机动车通行,其中7点—21点禁止所有货运机动车通行;7点—21点禁止除公交线路车辆外的16座(含)以上客运机动车通行。
监控。从大关到钱江四桥的高架路段已全程安装电子监控、测速设备,主要上下匝道安装了电子警察。哪里有堵情、事故,交警都能第一时间前去处理。
疏通。高架交警的警车上都带着拖车绳,以最快速度处理抛锚车辆。
交警提醒市民,短途通行尽量走地面道路,在选择高架道路通行时,尽量避开拥挤路段。
链接:中河高架档案
1999年1月29日,杭州第一座高架桥——中河高架路正式通车。
2002年初,上塘高架路建成,并在2003年初与杭宁高速公路衔接。
2004年初,上德、上石两个立交开通后,高架流量明显增大。据监测,中河高架平时的截面流量已经达到3000~3500辆/小时,特别是文晖路至庆春路段,高峰时段甚至超过每小时4500辆。
2004年10月16日,钱江四桥开通,落户钱江南岸的住户至少达到3万户,而中河高架正是他们进入主城区最便捷的通道。
到了2006年,这种拥堵有增无减,多数时候,车辆只能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高架交通呈现超饱和状态。
期待城市内环线成形
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主任陈茜认为,解决高架拥堵的最好办法就是分流,也就是通过秋涛路和德胜路两条快速路的建设,来分担中河高架的压力。这一考虑中的内环线初步由中河高架、德胜路、秋涛路、钱江三桥、滨江大道、钱江四桥组成,期望尽快成形。
也有人提出,将来如果铁路外迁,可以在原有的铁道线上建造南北向大马路,与中河高架形成单向的环路,这将会大大缓解这一高架堵车困境。
还有人说,杭州南北向道路很多,诸如中山路、延安路、莫干山路等等都可以在改扩建的同时考虑高架。但浙大教授杨建军认为,建高架要注意城市景观,特别是延安路等是商业中心,又靠近西湖,建高架肯定不是很妥当,目前,城市综合交通正在考虑这些方面的问题,着重考虑地上、地下交通的结合问题,高架也在论证当中。
专家认为,相比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中河高架拼宽”方案,秋涛路修建高架比较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它不涉及居民拆迁。
眼下,德胜快速路即将在年内完成,秋涛路高架假如能够通过论证并最终成型,杭州内环构架的形成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