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清波街道定安路社区附近的老邻居碰面,都会问句话:“你晓不晓得,原来大元毛线公司老板娘走了?”
大元毛线的招牌,在上了年纪的老杭州心里,可是名气响当当。大家说的这位老板娘,叫殷雪贞,她和丈夫徐元洪从摆地摊卖小百货起家,一手办起赫赫有名的大元毛线公司,也创下杭州当年一段商业传奇。
9月24日,殷雪贞老人平静辞世,终年95岁。消息传出,一位她当年培养过的编织女工,现在已80多岁了,还上门送来花圈。“这么多年了,还有人记得妈妈,也是对她老人家的一种安慰吧。”儿子徐连经回忆起母亲的传奇经历,言语中是欣慰和自豪。
从联桥小地摊到杭州公达袜厂
殷雪贞是江苏常熟人,自幼丧父,1928年,16岁的她作为家中长女,挑起了生活重担,到苏州一家织布厂做女工。
后来,她和杭州人徐元洪相识并结婚,1935年前后来了杭州。“母亲和父亲商量,光靠做工不能改善生活,就拿出全部积蓄,在联桥摆起地摊,卖些小百货。”
夫妻俩起早贪黑,小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勤劳之外,殷雪贞总在琢磨,小百货里,棉袜最好卖,袜子好卖,为什么不买台织袜机,自己织袜子卖?这个念头冒了出来。
他们从上海买来两台织袜机,白天摆摊,晚上织袜。袜子自产自销,价格更便宜,生意越来越好。
两三年做下来,袜子越来越供不应求,殷雪贞和丈夫商量着,开了一家织袜厂,叫杭州公达袜厂,羊坝头当时有个国货商场,他们就在商场旁边小弄堂里租了个门面,卖袜子。生意越做越大,又在中山路上开出两家门面,上世纪40年代的公达袜厂,在杭州已小有名气。
杭州第一次有奖销售是她一手推出
真正让殷雪贞和丈夫在生意上步入辉煌的,是杭州大元毛线公司。当时,上海南京路上有条新生街,街上都是做毛线生意的专营店,杭州那时还没有。
他们看准这个商机,1945年,在中山中路上开出了杭州大元毛线公司,这是杭州百货业中,首家经销进口羊毛原料和毛线的公司,由于进入市场早,大元毛线迅速声名鹊起。上海的“皇后”牌、“小囡”牌毛线,还有大元自创的“建国”牌毛线,风靡一时。
“妈妈做生意很有天赋,上世纪40年代,她就用上一套先进管理体系了,公司改成了股份公司,还特别重视教育员工讲信用、守诚信。
“用今天的话说,她的宣传意识很强,很注重广告宣传,当时杭州的几家报纸,头版经常有大元毛线的广告,她还聘了专人负责这些广告的制作,中山中路店面里,也有巨幅宣传广告。那时别的企业这方面的投入,绝对比不过大元。
“杭州第一次用有奖销售的形式促销商品,也是妈妈一手推出的,规定是买100元商品,就能摸一次奖,兑奖券有号码,定时开奖,奖励现金和实物,这一做法轰动了当时杭州商界,大元毛线自然也卖得更火了。”
上海请来编织大师驻店教顾客织衣
顾客买去毛线,是要编织衣服的,在这个环节,殷雪贞又看到了商机。
她把有一定编织基础的家庭妇女组织起来,根据顾客需要,定做编织毛衣毛裤。“这延伸了大元的品牌形象,也能促进毛线销售。”
来订毛衣的人越来越多,手工编织已不能满足需求,殷雪贞又第一个在杭州引进毛线编织横机。机器引进之外,她又从上海重金聘请来编织大师黄培英,一方面指导具体业务,一方面提升公司品牌。
说起黄培英,那可是上世纪30年代大名鼎鼎的绒线编结专家,她1928年在上海开办了培英编结传习所,她独创的桃、李、梅、蔷薇等花型的镂空毛衣,是当时上海名媛淑女的时髦外套。1933年,她编写的《培英丝毛线编结法》一书,发行高达30万册,打破了当时的出版纪录。
“我当时才10多岁,记得黄培英老师就坐在店里,现场给买毛线的顾客指导毛衣该怎么打,如果只会打平针,想打漂亮图案,又该怎么打。很多顾客都是慕名而来,有的还从外地赶来。
“当时店里排队买毛线的顾客经常有,就像抢购一样,妈妈还请来乐队,在公司楼上吹吹打打,那场面,热闹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