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膏炝蟹、蟹糊、泥螺……从10月1日开始,这些被宁波人视若至宝的腌制海鲜,都成了“不合格产品”。根据新实施的国家卫生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这些海产品的微生物指标方面菌落总数都远远超标。
难道宁波人从此要改变自己饮食习惯,不再吃炝蟹、蟹糊、泥螺了吗?本月16日,卫生部启动了标准修改程序,来自北京的卫生专家专程抵甬,与水产行业协会及宁波水产企业代表展开座谈,并进行了现场样品采集。
昨天,有关专家称,即使要修改,也不是想改就能马上改,起码得3个月后,并且要上报世界卫生组织。
新国标“封杀”炝蟹泥螺
去年,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其中一项特别针对“以活的泥螺、河蟹、螃蜞、河虾、贝壳类和新鲜的海蟹为原料,采用食盐盐渍或白酒、黄酒浸泡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腌制水产品”,此项标准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标准的出台令众多宁波企业忧心忡忡。因为根据标准,腌制产品在微生物指标方面,菌落总数必须≤5000活菌数/克,这比其老的国家标准整整严格了10倍。
“这是不可能的任务。”宁波大学水产加工系娄教授介绍,如果要保持腌制生食水产品的原有独特风味,按照目前的加工工艺,就是在实验室内,也达不到标准,更别说批量加工的企业了。
娄教授介绍说,新国标的实施对腌制水产品就如一道“封杀令”,特别是对咸蟹类而言,这是个望尘莫及的标准。“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发明一种新的技术,以有效控制泥螺及蟹糊中的菌落数量,从而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10万人产业面临打击
但是,一年的过渡期过去了,目前没有一家企业拥有这项新技术。
“如果严格实施‘新国标’,对整个产业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昨天,宁波市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沈惠香介绍,宁波现有80多家大中型腌制水产品企业,年销售额4.5亿元,相关从业人员10万多人,产量与销售额占全国市场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