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跟前面两强竞争,张绵富有自己的王牌,这就是家乡的小商品市场。“我们现在已经为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专门建立了一个频道,这就是为了让所有的摊位都能够在我这里再建一个无形的市场。”张绵富表示,为了这个项目,他在老家义乌还专门成立了全国惟一一家分公司,自己也是三天两头地往义乌赶。
有了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的尝试,张绵富还创新了在B2B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中融入了专业市场。“其实在很多企业的采购和销售中,各种专业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今后除了义乌的市场,全国其他专业市场的信息也将纳入到我们的平台。”
由于小商品市场存在的缘故,义乌商人总给人的感觉都是做小买卖的。其实,很多义乌商人通过20多年市场的磨砺,已经开始摆脱市场的桎梏,在各自的领域做大做强。比如新光饰品的周晓光、浪莎袜业的翁氏三兄弟等等。
不过,能够从小商品堆中蹿到互联网产业,还是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义乌商人的胆大。张绵富就说,他从看准电子商务到成立公司进入这一行,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看准了还不快下手,说不定等你还在犹豫的时候,别人已经先做了。”
这次采访团在义乌的时候,记者抽空在街上兜了一圈。结果在大街小巷,经常可以迎面遇见穿着各色鲜艳民族服装的老外,街头不时可见写着英、阿拉伯、韩、日等文字的广告牌。
后来想想,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环境中生长的义乌人,从传统产业跳到新兴产业也是一种必然吧。况且,在互联网业界,义乌人方兴东早就名扬四海了。
不过,在这种充分国际化的背后,记者还是读到了义乌商人的一种家乡情怀。张绵富虽然把公司开在了杭州,但回义乌把小商品市场搬到网上是他重要的工作。“义乌是我老家,那里有我事业的方向。”
义乌人居浙中丘陵之交通要道,历史上的任何战乱都会危及其生存的土地,惟有牢牢扎根才有继续立足之可能,所以义乌人比其他地方的人更重地缘。而正因为义乌人有重地缘的文化背景,即使外出发展亦将根留在义乌,这才使得义乌市场越办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