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产经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义乌商人:从“鸡毛换糖”到“网游天下”

www.zjol.com.cn  2006年10月23日 07:06:4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而跟前面两强竞争,张绵富有自己的王牌,这就是家乡的小商品市场。“我们现在已经为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专门建立了一个频道,这就是为了让所有的摊位都能够在我这里再建一个无形的市场。”张绵富表示,为了这个项目,他在老家义乌还专门成立了全国惟一一家分公司,自己也是三天两头地往义乌赶。

  有了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的尝试,张绵富还创新了在B2B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中融入了专业市场。“其实在很多企业的采购和销售中,各种专业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今后除了义乌的市场,全国其他专业市场的信息也将纳入到我们的平台。”

  由于小商品市场存在的缘故,义乌商人总给人的感觉都是做小买卖的。其实,很多义乌商人通过20多年市场的磨砺,已经开始摆脱市场的桎梏,在各自的领域做大做强。比如新光饰品的周晓光、浪莎袜业的翁氏三兄弟等等。

  不过,能够从小商品堆中蹿到互联网产业,还是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义乌商人的胆大。张绵富就说,他从看准电子商务到成立公司进入这一行,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看准了还不快下手,说不定等你还在犹豫的时候,别人已经先做了。”

  这次采访团在义乌的时候,记者抽空在街上兜了一圈。结果在大街小巷,经常可以迎面遇见穿着各色鲜艳民族服装的老外,街头不时可见写着英、阿拉伯、韩、日等文字的广告牌。

  后来想想,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环境中生长的义乌人,从传统产业跳到新兴产业也是一种必然吧。况且,在互联网业界,义乌人方兴东早就名扬四海了。

  不过,在这种充分国际化的背后,记者还是读到了义乌商人的一种家乡情怀。张绵富虽然把公司开在了杭州,但回义乌把小商品市场搬到网上是他重要的工作。“义乌是我老家,那里有我事业的方向。”

  义乌人居浙中丘陵之交通要道,历史上的任何战乱都会危及其生存的土地,惟有牢牢扎根才有继续立足之可能,所以义乌人比其他地方的人更重地缘。而正因为义乌人有重地缘的文化背景,即使外出发展亦将根留在义乌,这才使得义乌市场越办越大。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余广珠  编辑: 朱小燕

相关稿件
·为了让生意更好 义乌商人“被迫”“排队”健身 2006-09-12
·舍得花大钱"吃螃蟹" 义乌商人1800万元买直升机 2006-08-24
·义乌商人争办行业网站 在网上打造另一小商品城 2006-07-17
·义乌商人斥资2亿元筹建钱塘航空 航班年底上天 2006-07-05
·小商品城的经验全国都想学 义乌商人成了香饽饽 2006-06-06
·三代义乌商人面对市场机遇的博弈 2006-05-26
·"中国制造"在沙特商机无限 义乌商人捷足先登 2006-04-2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