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没电的日子里
很多家庭的家用电器就是手电筒
从温州行车经长堤、过跨海大桥到洞头,再转驳船向南,风浪颠簸50分钟,大瞿便隐隐在望。若要到南策,则须转向东南再行40分钟。
两个岛自古就成了闽人的飞地。当地老人讲,祖上都是福建移民,或因战乱、或因流亡,已不可考,几百年前就在这两岛上砌石而居、张网而渔。岛上所有居民至今一口流利的闽南话,同温州话属于两个语系。
因为语言相殊,当中又隔着汪洋,两个岛仿佛成了“化外之地”,遥遥立于洞头县东南。虽然缺水无电,条件艰苦,但是少有整家迁居者。
尽管这样,这几年随着交通船的配备,岛上的年轻人与大陆的交流日益增多,年轻姑娘回来的越来越少,大多嫁出去了,而岛上娶不上媳妇的小伙子,也就越来越多。
大瞿岛上的居民集中在大澳,说是大澳,实际上只是一个小小的海湾。低矮的石屋顺着山势而建,以沙滩为中心,画了一个直径一百多米的半圆,好像放大了的四合院。
因为缺少持续的电力,工业文明只在岛上留下了个影子。四年前嫁到岛上的颜海玲所有的贵重嫁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全部成了摆设,最大的作用是显示娘家的经济实力。
在海岛居民的生活中,以人力为动能的工具显得更为实际,家家户户的柴灶边都安着手摇鼓风机。渔民叶顺象一手往灶下添柴,一手摇动鼓风机送风。
由于信息闭塞和交通不便,岛上居民的商品交换意识显然薄弱。在岛上,几乎看不到塑料制品,连张网浮标,在叶顺象家,都是他一刀一刀用木头雕成,而在洞头,用泡沫塑料做的浮标根本不值几个钱。
陶土烧制的筷筒、木板箍成的面盆,在许多城市人看来蛮有古意,但是海岛上的人们并不因为沿袭着古老的生活而感到快乐,赵本山小品中的搞笑桥段成为了这里辛酸的现实——很多家庭的家用电器就是手电筒。
叶顺象的手上有伤口,是他借着月光用斧子雕琢木头浮标时留下的。
B、通电前的躁动
她特意回了趟娘家,说一声,家里添冰箱了
嫁到岛上已经20年的黄茶芬有些感慨。20年前,这位高挑的乐清姑娘拎着两个包袱、懵里懵懂来到这个岛上,找到了父母给她介绍的男人,穿上红衣服,成了新娘子。喜宴是在蜡烛照明下开席的,她向窗外望去,四下一片漆黑。
黄茶芬好像没有向丈夫抱怨过什么,她生了两个孩子,把他们送进大学;学会了像当地女人一样,嘴里叼着梭子,跷着腿用一只脚钩起渔网编织;晚上打麻将,烧尽两支蜡烛,睡觉。
自从知道了岛上要通电的消息后,很少离开海岛的黄茶芬和丈夫商量,要回娘家一次,告诉他们家里添置冰箱了。
通电前的一个傍晚,炊烟已起,暮色四合,一群麻鸭在海中游泳,见有归航的渔船驶来,振翅向岸上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