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见闻
一次工伤毁了一个家庭
凌越辉坐在院子里,呆呆地望着天空。
只有22岁的凌越辉是家里的顶梁柱,前年跟着村里的老乡一起来到杭州打工,一直在铁路上做架线工,他有点手艺,又肯吃苦,两年来连一趟家都没有回,但每个月都往家里寄钱。两年打工攒下的血汗钱,加上家里的一点积蓄,今年夏天,他在老家建起了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在四川安岳县的乡下,这座楼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而媳妇在他出门打工的那一年就已经说好了。凌越辉本打算过年时回家娶媳妇,却不曾想,一场突然降临的厄运改变了这一切。
8月底,凌越辉在架线时,由于安全带滑落,他从8米多高的地方摔了下来,双手双脚都摔断了,更严重的是腰脊椎爆裂性骨折。“在医院整整昏迷了半个多月,命虽然是救下来了,人却瘫痪了,更要命的是雇他的老板根本没有给他上保险,出了事故后老板又跑了。”凌越辉的叔叔凌声财对记者说,家里为了给凌越辉治病,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背了很多债,不管凌越辉以后还能不能够站立起来,但肯定要丧失劳动能力了,媳妇也肯定娶不到了,以后的生活可怎么过呢?
办了工伤保险干活才安心
22岁的陈天广来杭州两年了。
他是四川三台县中太镇人,跟随四川三台县金峰建筑劳务公司来杭务工。“上班的前三天,我们就办了工伤保险、医疗保险。”
两件亲眼目睹的事让陈天广印象深刻。“赵大洪是和我一起做钢筋的。今年4月,他在接套丝口的时候,不留神机器转过来,把他的左手中指挤压在里面。后来被确定为八级工伤,社保中心报销了所有的医药费,还发放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6万多元,公司也赔付了一万多元。”
“还有一次,我本村的老乡李勇在打混凝土的时候,灰斗子掉下来,他忙乱中把腰扭了,被定了十级工伤,社保中心也报销了所有的医药费,发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8500多元,公司给了几千块钱。”
陈天广说:“我在老家时老是听说工人出了事找不到赔钱的地方,自己受伤,自己负担。现在好了,要是受了伤公司负担一部分,社会负担一部分,我们干活儿就踏实了。”
农民工渴望参加工伤保险
农民工李大奎家在河南农村,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他来到杭州打工挣钱。问到对工伤保险的认识,他说:“就是万一我受了伤,住医院不用自己掏钱;出了大事,老婆孩子有保障。”不过,他承认不会向企业主动要求参加工伤保险。李大奎的工友们大部分和他持同样的态度——有当然好,没有也没办法,这取决于自己碰上的是“好老板”还是“坏老板”。
记者在杭州市多处建筑工地采访时作了一项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工都渴望参加工伤保险,但几乎没有人主动向企业要求。对大多数农民工而言,工伤保险似乎只是老板的额外恩惠。
老板为什么不给农民工上工伤保险?浙江易通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经理李伟告诉记者,其实每年公司都要为工伤的农民工支付不少钱,所以公司很愿意给农民工上工伤保险,但是因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无法真正落实。李伟向记者道出了他的苦衷:“农民工流动性大、工期不固定是我们无法为农民工上工伤保险的主要原因。”
政策解读
三年内农民工
都要有工伤保险
“机器化生产所带来的工业意外或职业伤害风险不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对用人单位和员工带来的冲击也更为强烈。同时,我省又是外来农民工的输入大省,对农民工的工伤问题,省委省政府一向十分重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工伤生育保险处副处长厉进对记者说。
我省从1991年开始探索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社会化统筹的工伤保险制度。十几年来,工伤保险制度从无到有,并由政府部门的行政规定转向更为规范的法律体系,参保面也逐步扩大,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职工都纳入其中。截至今年9月底,浙江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532万人,在全国排第五位,其中外来农民工的参保人数达132万人,在全国排第三位。参保农民工占了我省1200万农民工的近11%。
厉进说,为了让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有一个公平、宽松、和谐的环境,我省一直将农民工参保问题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各地都在政策框架下,努力将外来农民工纳入到城镇职工的参保对象中来,像义乌、萧山等地,短时间里通过努力,基本已经实现农民工参保全覆盖。
“用三年左右时间,工伤保险覆盖到矿山、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农民工,将所有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均纳入工伤保险。”厉进说,届时,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将达到1200万人,到2008年,实现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
厉进对记者说,凡我省境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参照或者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民间非营利组织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都必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规定,依法为其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简称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并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针对农民工切实需要的具体情况,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过程中,可先行参加工伤保险。
访谈
工伤保险制度
要追求新境界
“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厅长陈小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陈小恩告诉记者,浙江省目前有农民工约1200万人,其中外来农民工约800万人,本省农民工400万人左右。“十五”期间,我省GDP以年均12.8%的速度增长,农民工对我省GDP的贡献率达到21.35%,农民工对浙江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小恩对记者说,农民工进城务工,背井离乡,没有社会化的工伤保险制度,他本人和他的家庭就会陷入困境。遇上有善心的老板还能获得赔偿,但这不是制度性保险,只有形成完善的社会化统筹体系,利用“大数法则”(参保人数越多,保障能力越强),农民工的权益才能更好地得到保障。
完善的工伤保险制度还对用人单位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许多只有几十或上百人的小企业,一旦发生大的工伤事故就可能被“拖垮”。农民工工伤保险,也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保证用人单位健康良性地发展。此外,工伤保险化解了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风险,就能更好地协调劳资关系。而劳资关系正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
陈小恩说:“为实现全省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要在管理和服务上继续做文章,提高工伤保险的政府服务水平是永恒的主题;要在工伤预防方面加大力度,尽可能让农民工不发生工伤,这才是我们工伤保险制度的最高境界;在工伤康复方面要积极开展工作,通过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医疗康复,让受伤的农民工能够重返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