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前20年的发展,是初中后20年发展要走的路。以前小学要讲升学,很多校长抓考试质量。不过,一些名校不去争分数第一,第三、第十名又怎样?讲究办学丰富多彩,慢慢的名声就出来了。以前考杭外会影响学校下一年的招生,现在这种影响力就没这么大了。
因为有了考试,大家都不敢做很多事情。一个学校周六补课,上级部门看到了一般不会去管,因为知道校长有苦衷。其他学校也跟着学,一下子大家都补课。音乐、体育、美术课开在那里不上,校长也默许。为什么?为了升学率,这样做最能提高升学率。
萧山区:一级重高扩大到4所
今年2月,萧山中考政策五大“变脸”,调整主要集中在:一级重高首招保送生、一级重高一条录取线、中考成绩揭晓后填志愿、特长生按班招收、调整加分降分标准等五个方面。我们明显感觉到,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学生的压力明显减轻,学生、家长都很高兴。
萧山省一级重高扩大到萧山中学、二中、三中、五中等四所学校。为了打造初中高地,2004年,萧山区教育局就推进了改革,当年起,教育局不再从初中抽调优秀骨干教师到高中任教,原则上不再将初中校长选拔到高中任职,中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名额与特级老师候选人推荐向初中倾斜;推进初中撤并工程,提高办学效益,同时启动了初中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现在萧山大多数镇已达到一镇一初中的目标。
下城区:最后苦的还是学生
现在中考大环境好了很多。增加保送生就是一项很好的方法——保送生增加了,考生就减少了,这样相对的竞争就少了很多。当然,这样也引来了新的问题——具体操作中的公平性。是否会有“走后门”等现象出现?这就需要教育局出台相关政策来把关。
“题海战术”是个中国现象,家长抓学校、学校抓老师、老师抓学生;同时学校间要比升学率、要比生源,结果还是要抓学生。所以最后苦的还是学生。课改后,教育理念有了明显的转变。许多家长的转变不会亚于校长。他们提出的一些见解很独到,是我们做教育的所感受不到、想不到的。
江干区:要求老师作业全批
通盘看初中教育,我们十分看重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学校对学生评价时,我们尽量把标准线往后靠,让更多学生达到标准,也是引导学校老师关注更多的学生。我们还要考虑学生所取得的教育成果是通过轻负担的过程获得的还是在重负担下获得的,因此我们主张“有效教学”,在理科方面我们进行“题海”精选,把题目分成A、B两档,学生根据自己情况的不同而做题。另外,我们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要全批,我相信能做到全批的作业就不会有很大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