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jol.com.cn
2006年11月14日 13:22:0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六、党政有为:党委总揽全局、把好发展方向,政府调控有度、搞好公共服务,这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根本保证
义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决不为所欲为。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抢抓机遇不松劲,遇到困难不退缩,做到清醒坚定有作为。他们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导权,适时提出重大战略举措,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他们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决不置之不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决不放任自流;面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决不放弃领导;面对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决不无所作为。可以说,义乌群众的创新创业,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尊重与保护;义乌市场的提升嬗变,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义乌发展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和有效服务。
善于把握大局。1982年,党委、政府在顶住重重压力,作出“四个允许”的同时,还提出了政治上鼓励、资金上照顾、技术上指导、税收上优惠、法律上保护等五项扶持政策。1993年当小商品市场已经具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之时,党委及时作出决策,政府果断实行“管办分离”,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此后,从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到按照“一体两翼”构想整合工业园区,从实行“以工哺农、以商强农”到推进城乡一体化,从建设中等城市到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历届党委、政府都善于抓住每一次重要机遇,把握好发展方向和大局,承担起作出战略性决策的重大责任。
切实转变职能。从2000年开始,义乌以推行综合预算改革为核心,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全面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形成了“一个笼子管收入,一个口子管支出,一个盘子编预算,财政监督全过程”的财政运行机制。近几年,义乌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通过多轮审批制度改革,精简政府审批项目207个,并调整理顺镇街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建立市、镇(街道)、工作片(中心村)三级联动的便民服务体系。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创新工程招投标方式。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促进党风、政风建设。
力求有所作为。在市场发展的前期,政府积极建设市场基础设施,协调解决市场用地和资金信贷问题,推动硬件设施升级换代。实行“管办分离”后,政府部门及时组建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此作为市场主办者进行市场的硬件建设、配套服务、经营开发和物业管理。同时,政府对市场商位和货运场站的产权等事关市场长远发展的战略资源实行控股,牢牢掌握市场建设和发展的主动权,积极实施市场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市场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整合各类市场资源,提高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政府积极为市场交易活动提供稳定、规范、公正、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和体制框架,如率先实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拍卖制度,率先进行跨地区水权交易,创造性地对市场实行“划行归市、分类集聚”等。
坚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市场在规范运行中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依法建立健全重点经营商品准入制度、经营主体信用记录和惩罚制度、市场经营主体准入机制,强化案件查处制度。依法开展市场监管,发展联手打假的协作网,实行明码标价和质量监督。依法规范市场交易,促进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的形成。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执行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所有工业项目用地一律实行招标出让办法。
义乌的发展,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成功实践;是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近年来结合实际推进“八八战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各项工作的成功实践,是浙江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义乌的发展经验是“浙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义乌精神”是“浙江精神”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从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成功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客观规律的区域发展之路。要善于把中央精神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本地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和产业传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辟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积极探索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班子只当“流水兵”、发展才是“铁营盘”的理念,对在实践中形成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部署,始终咬住目标、坚持不懈、一以贯之,一年接着一年、一届接着一届地抓下去,努力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优势。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根据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及时提出适合实践要求的政策和措施,不断推进观念、体制、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创新,努力使我们的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切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环境。要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发展优势,积极挖掘发展潜力,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努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思想观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拓宽发展途径,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内涵,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切实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握“两个趋向”的转换规律,加快城乡一体化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卫生强省和体育强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切实缓解资源要素制约和环境压力,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既“立足浙江做强浙江”,又“跳出浙江做大浙江”,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相融,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努力走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和谐发展之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平安浙江”建设,按照“发展促和谐、民主推和谐、公正求和谐、管理谋和谐、稳定保和谐、文化育和谐”的思路,积极构建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热情,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健全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的机制和渠道。要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实现各方面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强社会的自治能力,推动广大群众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创新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努力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富民强省之路。要围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谋发展、抓改革、保稳定、促和谐,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畅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关注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关注人的价值诉求、精神追求、文化需求等各方面需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第五,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地方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始终坚持党对发展的主导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地方党委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要求,确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打造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