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大省向市场强省进发浙江市场“十一五”规划出台
●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长10%以上
●亿元以上商品市场个数占全国亿元市场总数10%以上
●重点培育10—15个具全国影响力的专业批发市场
●重点市场上市商品品牌率达到50%以上
●星级市场覆盖面达30%以上
●四星、五星级市场超过50个
浙江在线11月14日杭州讯 (通讯员 沈雁 李宁 记者 杨晓燕) 在浙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品交易市场具有基础和支柱作用。“十五”时期,浙江市场始终占据全国的龙头地位,有力支撑了浙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当前,虽然各种风险和竞争正为市场的提升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但市场的繁荣并不会成为“昨日黄花”,提升、改造后仍有潜力可挖。记者今天从省工商局获悉,《浙江省“十一五”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规划》日前出台,这为正在从市场大省向市场强省迈进的浙江添入了新一轮强劲动力。
商品专业市场,是浙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造出来的新型流通业态。浙江人从培育市场起步,促进专业市场、特色产业和中小城镇联动发展。专业市场在竞争中显示出其勃勃生机,特别是义乌小商品城、绍兴轻纺城等一大批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专业市场涌现出来后,浙江成了闻名全国的市场大省。
目前,我省市场规模持续领先,发展态势良好。据省工商局统计,至“十五”期末,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08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556个,超10亿元120个,超100亿元10个,超亿元市场个数等指标居全国榜首,成交总额占全省市场成交总额的84.5%;全省市场累计成交额28797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49.7%,年均增长约9%,年成交额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重点市场发展态势强劲,龙头带动作用凸显,2005年全省100家重点市场成交总额3838亿元,占全省商品市场成交额54%,一些省重点市场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星级文明规范市场覆盖面达24%,其中四星、五星级市场37个。
然而,在全球化趋势加快和国内省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如何依托自身的优势,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省政府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别制定了《规划》。
《规划》明确提出,我省市场发展总体思路是围绕“整合、改造、创新、提升”主线,以整合市场资源、优化结构布局为基础,以改造市场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创新经营模式、交易方式和服务功能为动力,以提升市场流通业态为突破口,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改善硬件设施,增强整体实力,提升经营业态,促进传统市场向新型的、现代化市场转型,努力构建具有现代流通特征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市场发展将坚持集约发展、协调发展、互动发展、创新发展和引导发展的原则。发展重点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档次水平;创新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提高市场流通效率;推行现代交易方式,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实力;创建信用市场,提高市场主体诚信度。
为实现上述目标,省政府转发了省工商局《关于加快推进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以下进一步推进市场提升发展的措施:
——加强对市场提升发展工作的指导。
——做好市场的规划和布局调整工作。各地的新建市场将综合考虑产业布局、区位优势、服务半径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现有的市场规划布局要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进行适当调整,逐步实现大型消费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向郊区转移,消费品零售市场向商业中心、次中心发展,农贸市场向社区配套转型。
——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省财政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贴息资金,用于支持省重点市场的改造提升。
——加强市场规范管理。工商部门将加强对市场的日常监管,大力推行商品准入制度,加快市场商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和管理。
——强化市场信用建设。加强市场经营者信用制度建设,建立经营者信息数据库和内部信用管理机制,建设市场信用网上查询发布平台,实行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营造注重诚信的制度环境。
——重视市场经营人才培养。鼓励市场举办方培养和引进市场经营管理人才,支持市场举办方与大专院校、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活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用。加强市场协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