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本网综述:全国网媒开启和谐浙江之窗
·我被横店气质惊呆——网媒记者游"中国好莱坞"
·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 上万义乌商人主动学英语
·义乌是一座“金矿” 希望全世界都来发现义乌
·浙江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记者畅谈和谐浙江(三)
·浙江和谐之道值得借鉴 网媒记者谈和谐浙江(二)


·浙江省委外宣办
·浙江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和谐发展看浙江 > 在线特稿 正文

张宝贵在“和谐发展看浙江”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www.zjol.com.cn  2006年11月20日 09:22: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情况

  (2006年11月20日)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张宝贵

  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1978年到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3.2%,由124亿元增加到13438亿元,由全国省区市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由331元增加到27703元(相当于3382美元),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3%,由23亿元增加到6696亿元,由第10位上升到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5%,由47亿元增加到4632亿元,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1%,由0.52亿美元增加到768亿美元,由第14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7.5%,由27.5亿元增加到2115.4亿元,由第14位上升到第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由332元增加到16294元,由第9位上升到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5%,由165元增加到6660元,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已分别连续5年和21年保持省区第1位。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8.1:43.3:18.6转变为2005年的6.6:53.4:40。浙江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社会事业呈现全面发展良好态势。目前我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列北京、上海、天津之后居全国第4位、省区第1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各项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普及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工作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整体上得到初步遏制。2005年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26.1和55平方米。根据国家统计局标准测算,2005年我省全面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已达到83.4%。

  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主要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前列”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工作举措,用一次次执政为民的战略部署、一个个亲民惠民的重大举动,不断促进全省社会和谐。

  1、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我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谋划新一轮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八八战略”,为全省新时期实现新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构筑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平台。近几年来,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成了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各地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科学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做好“十一五”开局起步的各项工作,在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呈现出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增长方式加速转变、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喜人局面。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0997亿元,同比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1元,同比增长12.4%,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92元,同比增长10.2%,实际增长9.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08亿元,增长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07亿元,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7亿元,同比增长14.6%,实际增长13.9%;进出口总额1007.7亿美元,其中出口734.3亿美元,分别增长27.9%和30.8%;引进合同外资金额120.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8.3亿美元,分别增长29.1%和32.8%;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96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91.7亿元,分别增长20.7%和20.4%。浙江经济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学习会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现场会,全面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强调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强调建设新农村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防止形式主义。召开全省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今年起全部取消农业税,并增加对农民的各种补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继续实施种粮直补、保护价收购等扶持政策,全省粮食生产连续第三年实现稳中有升。制定《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民持续增加收入。强调充分发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目前全省累计启动1798个村示范建设和11702个村环境整治,累计完成示范村和整治村648个和6564个。继续推动“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行乡镇机构、县乡财政体制和村级运行机制改革,溶化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改革。积极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三大工程。

  依据国家制定的评价标准,2005年我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64%,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扎实基础。

  2、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同时也有一些矛盾和问题在全国早发先发。为此,省委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策部署。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后,我们以建设“平安浙江”为载体,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认真落实和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关注困难群体和农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目前,建设“平安浙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省群体性事件、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刑事案件等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测评,我省群众安全感从2004年的92.33%提高到2005年的96.3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49个百分点,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3、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增强浙江的文化软实力

  浙江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传统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我们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八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强省建设,使文化大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基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省委认真提炼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激励全省上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我们把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我们牢牢把握正确宣传导向,努力营造加快建设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舆论环境,充分运用好文化大篷车、百姓大讲堂、电影放映队、民工俱乐部等有效方式,把城市的优质文化资源有计划地送到乡村。今年以来,全省共送电影下乡约65000场;向农村乡镇和街道社区送文艺演出约8000场;向欠发达县(市、区)的乡镇赠送图书达197.1万册。我们继续抓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目前已涌现出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宋城集团、中南动漫等一批在全省或全国同行业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企业或文化集团。首届义乌文化产业博览会3天时间实现总成交额13.6亿元,打响了全国文化产业展会新品牌。杭州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动漫节,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经各方共同努力和积极争取,中国国际动漫节今后将永久落户杭州。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形势,我省成立了文化产业促进会,会员单位已达93家,覆盖全省11个市。我省文化产品招商活动,已排出具有高成长性文化项目255个。所有这些,都使我省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了实实在在的进展,把文化大省建设落在实处,增强了我省的文化软实力。在先进文化的滋润下,浙江人的价值观念、认知结构、劳动技能、行为方式等较过去有了很大变化,爱国爱乡、求知识、讲文明蔚然成风。

  4、作出建设“法治浙江”的决策部署,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我省把法治建设贯穿于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通过了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对建设“法治浙江”作出决策部署。近年来,依法治省工作不断深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代表小组召开座谈会、设立电子信箱和人大网站、建立代表工作室等新制度,促进了代表和选民之间的联系;基层民主建设日趋制度化、规范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省也得到完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情况协商和通报制度、谈心交友制度等不断完善;地方立法机制初步建立,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适合浙江实际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不断完备,仅“十五”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共通过地方性法规120件;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行政执法逐步规范,政府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十五”期间,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35件,制定政府规章73件;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保障司法公正。“法治浙江”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省委高度重视生态省建设,省政府制定了生态省建设规划,将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工作目标责任制,对领导干部实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票否决制”。我们从生态规划的全面编制到配套政策的相继制订,从资金的投入落实到重点项目的建设推进,上下齐动,全民参与到这场生态革命中。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发展理念已融入到各地党委、政府决策的全过程,生态文明已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而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这些生态战略的实施,让浙江的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据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报告,目前,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仅次于海南,位居全国第2位;环境支持能力排在西藏、海南之后居全国第3位。据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我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列上海、北京、天津之后居全国第四位,节约指数位列全国第3位。

  6、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集全社会之力,而执政党更是其中的关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省委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各级党委把和谐社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使思想观念、工作部署、工作方式、领导体制、执政方式更加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基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第一线。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省调整和整顿基层党组织4414个,找到流动党员10.5万余名,新建基层党组织4098个,全面建立党员创业承诺制和“双带”绩效公示制,安排3.5亿元财政资金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活动场所问题,专门下拨1亿多元财政资金解决村干部误工报酬问题,对全省3万名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了慰问帮扶......各级党委坚持提升活力、固本强基,解决了一批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

  三、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近,省委召开了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这是我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指导性文件。《意见》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明确“发展固和谐、民主促和谐、文化育和谐、公正求和谐、管理谋和谐、稳定保和谐”的总体思路,强调我省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目标任务方面,力争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努力使浙江成为社会和谐程度较高的省份,形成全省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关于主要举措,《意见》提出构筑和谐的发展格局、发展和谐的社会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和谐的社会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的体制机制等6个方面的内容,既体现对中央《决定》精神的贯彻,又突出浙江特色,一些具体工作则体现与我省“十一五”规划相衔接。这几年,经过扎实工作,我省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省将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狠抓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的落实,努力使我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