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本网综述:全国网媒开启和谐浙江之窗
·我被横店气质惊呆——网媒记者游"中国好莱坞"
·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 上万义乌商人主动学英语
·义乌是一座“金矿” 希望全世界都来发现义乌
·浙江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记者畅谈和谐浙江(三)
·浙江和谐之道值得借鉴 网媒记者谈和谐浙江(二)


·浙江省委外宣办
·浙江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和谐发展看浙江 > 图说新闻 正文

灵隐景区
www.zjol.com.cn  2006年11月20日 21:11:4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灵隐景区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部的山峰之间,占地面积257.7公顷。景区人文景观丰富珍贵,自古就是佛教胜地,名胜古迹众多。不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来峰石刻造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隐寺和天竺三寺,还有被列为清代杭州十八景的“天竺香市”、“韬光观海”,元代钱塘十景之一的“冷泉猿啸”,以及动人的三生石的传说、济公活佛的传说等。2006年以来,杭州市实施灵隐景区综合整治工程,以“灵隐三十二景”为核心的灵隐景区,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游人。

  灵隐景区的保护与整治一直得到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农居拆迁安置、法云弄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初见成效。但还存在景区内农居混杂、部分民居破旧不堪,基础设施滞后,卫生状况差、污染严重,许多历史人文景点佛教寺院尚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利用等问题,对游览线路及游客流量的合理分布均有不利影响,因此灵隐寺、飞来峰等老景区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同时也不利于对景区内的人文历史及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迫切需要进行综合整治。

  2006年起对灵隐景区进行综合整治。整治范围东起一一七医院西围墙,南起普福岭至上天竺,西起天喜山脚,北过枫树岭、石人岭等至韬光,沿“五代坟”、灵隐寺后山墙至一一七医院西围墙,总面积为257.7公顷。工程按照“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浓抹花草,淡妆建筑”的原则,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坚持生态和文化相结合,旅游和宗教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景区文化资源,整治农居,拓展活动空间,增加游憩内容,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景区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四大功能,使新的灵隐景区既保持佛教胜地的传统风格,又符合现代旅游文化的需要,成为以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为主题,以自然景观为依托,集历史文化、石刻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型宗教文化旅游景区,打响东南佛国品牌,实现“景区美、寺庙兴、百姓富”的目标。

  整治工作分两年进行。今年主要实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整治灵隐景区主入口,对灵隐村的白乐桥、天竺区块进行农居整治,整修保护法云弄建筑,保护林地、茶园,对景区内山涧溪流进行综合整治和疏浚,沟通桥梁,并完善各类公建配套设施。共拆除建筑2万平方米,拆迁住户37户,拆迁单位9家,整修农居208户,单位公房11幢,农居翻(复)建共170户,新增绿地5000平方米,扩大水系面积3000平方米,整治和修景点32处。今年国庆前首批推出北峰茶韵、合涧沉钟、玉液重泉、灵鹫飞来、冷泉猿啸、御碑亭、灵隐寺、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永福寺、中印寺等12处景点。

  北峰茶韵 在北高峰下,留有一片龙井茶园。通过对周边环境和道路的整治,突出了茶园纯朴自然的秀丽风光。区内有黄机墓碑,立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黄机为清钱塘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是清代有名的清官。

  合涧沉钟 合涧桥位于灵隐、天竺诸山峰南北溪涧汇合之处,涧宽水深,大雨之后,水流急湍,怒涛飞涌,与下天竺寺悠远的钟声,合为一景,是原中天竺十二景之一。明末年间石桥倒塌,涧水也逐渐变小。民国重建为土板桥,2006年整治了溪涧,复建拱型桥,造型古朴优美。

  玉液重泉 位于灵隐飞来峰脚下,其四周挺立着参天古树,攀附有千载寿藤,长得郁郁葱葱,丹垣绿树,蓊郁空蒙,光影浮动,游人至此,如入净土,尘意顿消。

  灵鹫飞来 飞来峰一名灵鹫峰,又名天竺山,位于灵隐寺前,海拔168米。四周古树参天,洞壑幽深,溪泉潺潺,宁静神秘,景区内的飞来峰造像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石窟造像群,有五代、宋、元、明代造像115龛共计345尊。其中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雕造的“西方三圣”,为飞来峰现存有题记造像年代最早的一龛。南宋的布袋弥勒造像,则是飞来峰造像的代表作品。其中100余尊“藏密”喇嘛教梵式造像,在我国古代石窟造像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理公塔、翠微亭等景点。

  冷泉猿啸 包括冷泉亭、壑雷亭和呼猿洞。唐代杭州刺史元藇在冷泉上建有冷泉亭。后毁于山洪暴发。明万历年间移建于今址。亭内原有匾额,“冷泉”为唐代白居易题写,“亭”字为宋代苏轼增写,今已不存。1980年修建重题。壑雷亭始建于宋代,为北宋皇帝赵匡胤第十世孙任临安知府时所建,因宋代大诗人苏轼有诗云:“灵隐寺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亭因此而得名。呼猿洞在飞来峰西北麓白猿峰下,旧时钱塘十景之一。

  御碑亭 在灵隐主入口处。清康熙、乾隆曾多次南巡,必到灵竺,封赠甚厚。康熙二十八年(1689)三月,康熙首巡杭州,临幸灵隐寺,题有《灵隐寺》诗,赐题“云林”二字,并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并为合涧桥旁飞来峰坊题“飞来峰”三字。2006结合主入口及周边环境整治,重建了御碑亭,同时复建灵竺山门和佛国山门,拆除天外天菜馆、灵隐老公交车站等建筑,新建售票山房、导游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生境广场,形成了特有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宗教气息完美融合的氛围。

  灵隐寺 又名云林禅寺。位于西湖西北,北高峰南侧山脚下,由印度高僧慧理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创建,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内的中国最大贴金木雕—释伽牟尼座像,高19.6米,由24块香樟木拼雕而成,妙相庄严,气韵生动。抗日战争时期,遭到严重破坏。1953年、1975年,进行过全面整修。1988年后至今作进一步扩建,相继建成药师殿、罗汉堂,华严殿等。

  此外,今年对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永福寺、中印寺等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整治和修缮。

  其余景点也将在国庆后逐步推出,主要有:

  白乐人家 即白乐桥农居点,距灵隐禅寺景区仅400米之遥,地理位置优越。白乐桥又名万佛桥,因村中原有万佛寺而名,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造型优美。又有传说为白乐天(白居易)所建,白乐桥因之而名。多年来,村中农居房屋破烂不堪,住房拥挤且杂乱无章,乱搭乱建比比皆是,而且基础设施落后、道路狭窄、交通不畅,污水四溢,溪流枯竭且污染严重,茶园等自然生态环境受损较大。2006年对白乐桥、天竺等农居点进行综合整治,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功能,整修老农居,拆除露台乱搭建遮阳棚及房前屋后违章简易房(棚),对部分农居进行原地翻建和异地复建,保护林地、茶园,充实调整绿化,设置小品,整治溪流环境,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整治后的白乐桥“林幽、溪清、景美、路畅、灯亮”,简洁明快的农居和溪流、卵石、驳岸,凸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重新散发出茶乡纯朴的风情和佛教文化古村的魅力,成为一景。

  韬光观海 位于灵隐寺西北约3里的巢枸坞,唐代韬光禅师所建。寺后的平台上有一座四角亭,取名“观海亭”。此处原是唐宋时观赏日出的最佳地方,乾隆南巡至此,曾题匾额“云澄日观”四字。

  法云古村 该村留存有不少典型的山村民居,长久以来,由于缺乏长期整体规划,基础设施落后,建筑布局杂乱,违章建筑随处可见,很多老建筑年久失修,濒临倒塌,生活污水、废水任意排放,严重影响下游西湖水质。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在专家的建议下,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该村进行整治,本着“能保则保,能修则修”的原则,对这些古民居按原貌原样对进行保护和修缮,改善该村的基础设施,治理整体环境,并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人文历史内涵和宗教氛围。整治后的法云古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山地民居与四周环绕的巍峨庙宇,在曲涧潺潺、山鸟啁啾中相互融合,村民们在晨钟暮鼓、梵音缭绕中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成为一个既具有独特宗教文化特色,又具有原生态野趣的西湖山地自然村落。

  钱源探古 钱源又称武林水,由发源于灵隐山西源峰的北涧和发源于天竺白云峰的流虹涧汇聚于灵隐合涧桥下而成,是西湖最大天然之水源,自西向东流经桃源岭,过流金桥入西湖。

  香林佳茗 香林茶产于下天竺香林洞。南宋慈云法师有诗云“天竺出草茶,因号香林茶”。苏轼也曾作诗夸道:“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天竺生态环境优良,谷深林密,土质湿润,朝融夕微,适宜茶叶生长。

  三生石缘 在莲花峰东麓。由三块天然石灰岩组成,每块巨石高约丈许,峭拔玲珑。上面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三生石畔的摩崖上,曾留下了大量唐、宋以来的题词石刻。

  经台梦谢 晋代山水诗人谢灵运,小名客儿。幼时曾寄养于灵隐杜明禅师处,据《西湖游览志》记载,杜明夜梦东南有贤人相访,第二天果然迎来了谢灵运,于是修建梦谢亭,一名客儿亭。

  天竺香市 沿天竺山支脉而建上天竺、中天竺和下天竺合称为“三天竺”。北宋咸平元年(988)杭州知府张去华到天竺向观音祈雨“应验”后,前来祈求佑护和赐福的人纷至沓来,“三天竺”影响越来越大,形成“天竺香市”成为一项西湖传统盛事。近年来村内人口增多,民居搭建杂乱,整体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天竺香市已渐衰退。2006年对天竺香市进行恢复建设,结合三个寺庙前景观,拆除违章建筑,整治天竺路上的农居,整合集体经济用房,恢复上香古道和天竺香市佛教文化意境的景观环境,修建电瓶车道,引入游客,使天竺路形成“市”,展现了天竺香市的历史和佛教文化内涵,成为游客体验佛教文化场所的又一处旅游休闲景点。

  七星潭月 为中天竺十二景之一。位于中天竺寺内大殿前,与一汪清泉相通,形似北斗七星排列。

  天香月桂 中天竺十二景之一。月桂峰与下天竺寺隔涧相望,古时月桂峰上下遍植桂树,故自唐朝至元明诗人常在下天竺争诵“月中落桂子”。南宋高僧慈云法师曾建“月桂亭”,环亭遍植桂树25株。

  永清竹浪 为中天竺十二景之一。永清坞植竹成林,引人观赏,原名“水清竹浪”,人们赞叹这里“万竹参霄,碧荫数里,寂然空谷,惟闻泉声”,令人有超凡脱俗之感。现遍植小竹,形成竹海,随风起波,碧浪滔滔,引人入胜。

  琴岗竹月 为上天竺八景之一。白云峰余脉有一山岗,其形如琴,故名琴岗。古时琴岗上下,修竹成林;琅轩清越,夜间上岗赏月,称“琴岗竹月”。

  枫坞霜红 此带称枫木坞,遍植枫树,秋风起早霜落,红林尽染,形成一景,特别美丽。

  云堂清梵 “上天竺八景”之一。“云堂”,即僧堂。清梵,僧人诵唱佛经的声音。

  佛学艺术研修苑 位于法云古村,主要进行佛教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文学及禅茶研究,为佛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清修的场所。

  禅茶苑 唐代西湖产茶以天竺、灵隐一带的香林茶、白云茶、宝云茶和垂云茶最为人称道。寺庙僧人,傍寺开垦茶园,采制后或自用,或招待施主香客,称作佛茶。历代名流之士常与高僧吟诗品茗。现在开辟佛茶苑,为高人雅士提供品茗谈禅的佳处。

  朱庄 建于民国初年,庄主为贵州名绅朱晓兰。朱晓兰是浙江兴业银行的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朱庄作为杭州大华饭店的分部,主要作接待贵宾之用。1961年1月27日,朱德委员长途径朱庄休息之际,写有《登西湖北高峰》一诗。现为武林健身疗养院,接待四方宾客。

  蒋氏宗祠 又名三径堂,位于灵隐法云弄,1922年,蒋广昌绸庄主人蒋海筹在此买进墓地及旁边的小莲庄,并加修葺,改名蒋庄。庐舍为合院式建筑,雕梁画栋,花繁叶茂,屋墙全以黄石叠基,青砖石砌,细腻精致。

  瞿鸿禨墓 瞿鸿禨(1850-1918),字子玖,今长沙人。曾两度外放浙江学政,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死后,冯煦为之撰《神道碑》,陈三立为之撰墓志铭。

  方令孺旧居 位于灵隐白乐桥3号,曾是著名女作家、第一代文联主任方令孺寓所。这幢砖木结构的平房别墅,建于上世纪40年代,属西式花园别墅。坐北朝南,依水而建,院外小溪潺潺,院内花木繁茂,风景优美。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王俊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