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农民“洗脚上田”从村到社区的蜕变
www.zjol.com.cn
2006年11月22日 15:48:3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千龙网11月21日宁波讯(记者陈祺)今天下午,“和谐发展看浙江”采访团的记者来到宁波的福明家园社区进行采访,关注当地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福明家园社区是宁波市东部城市化建设中首个集中安置拆迁农民的新型社区,绝大部分是转变农民身份的新市民。3年前,居住在福明社区的4000多居民的身份还是江东区前洋畈村、王家园等9个村的村民,随着宁波城区东扩的步伐加紧,从农田里“洗脚上岸”当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市民,只花了短短3年时间。
土地失去了,许多村民陷入了困惑,靠土地吃饭的农民真的能够洗脚上岸了?这个问号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动作”下很快变成了叹号。从提出拆迁到搬迁,不到一年时间,整齐的新型社区福明社区建造完毕,高楼宽敞,小区整洁,治安有序,这个社区完备的物业配套让村民一下子就感觉到了亮堂。
居住环境改善了,但是居住在这里的人虽然已经是转变了身份的居民,但与城市文明居民却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改变农村的旧的不良习惯,让农民尽快适应从村民到市民身份的转换,成了是否城市化成功的重要指标。光有好的楼房,好的社区配套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当地政府决定,尽快把城市文明移植到这块土地上。社区工作者一上任,就开始了“拜访”,走百楼、访百家,一方面对居民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告诉新市民社区居委会会帮助他们改变生活习惯,创建文明社区,建设美好家园。
住在福明社区的许多村民也自觉地开始扭转观念,越来越多的居民清晨在公园打打拳,晚上在广场跳跳舞,提高生活质量。居委会也立即组织文化团队,当发现新市民“怕羞”不参加文化活动难以迈出第一步时,社区就开始“边看表演边报名”慢慢引导,一时间,腰鼓队、秧歌队、木兰拳队、健身操队等等相继成立。
农民“洗脚上田”成为新市民之后,首先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
长期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的一位江东区政府官员认为,新市民在就业上主要存在两方面障碍:一方面自身文化知识、劳动技能总体水平较低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较高的福利性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愿望,对就业岗位有较高的期望值,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约有73%的被征地人员不愿意做保洁、保绿、保安等类工作。
如何破局加引导,成为农民身份置换后摆在政府桌面的问题。对此,江东区首先解决了两大问题: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就业观,逐步转变了传统农民的就业关业,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岗位资格证书的培训,使他们有以技在身,逐步解决了失土农民的素质障碍问题。
记者了解到住在福明社区的许多村民已自觉地开始扭转观念,越来越多的居民清晨在公园打打拳,晚上在广场跳跳舞,提高生活质量。居委会也立即组织文化团队,当发现新市民“怕羞”不参加文化活动难以迈出第一步时,社区就开始“边看表演边报名”慢慢引导,一时间,腰鼓队、秧歌队、木兰拳队、健身操队等也相继成立。
一组数据传递了可喜的讯号,截至2005年底,该区1万多名被征地人员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就业,被征地人员就业率达96%以上。
来源:
千龙网
作者:
记者 陈祺
编辑:
陈雪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