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本网综述:全国网媒开启和谐浙江之窗
·我被横店气质惊呆——网媒记者游"中国好莱坞"
·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 上万义乌商人主动学英语
·义乌是一座“金矿” 希望全世界都来发现义乌
·浙江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记者畅谈和谐浙江(三)
·浙江和谐之道值得借鉴 网媒记者谈和谐浙江(二)


·浙江省委外宣办
·浙江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和谐发展看浙江 > 媒体聚焦 正文

【东方网】恳谈会上议村务 民主春风永驻松建村
www.zjol.com.cn  2006年11月23日 16:12:5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image

 

  图片说明:全国网媒记者参观松建村

image

  

  图片说明:台州温岭市松门镇松建村的民主恳谈会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强调扩大基层民主,并要求通过丰富民主形式来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这一进程中,全国各地进行了不少探索。始发于1999年的温岭民主恳谈会,就是其中比较成功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镇、村两个层面,受到群众的拥护、干部的赞同。据统计,到今年10月底,全市参加“民主恳谈会”的群众有50多万人次,占全市人口的25%以上;提出的意见、要求有4万余条,基本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东方网特派记者王秉杰11月22日浙江台州温岭报道“和谐,‘和’就是有饭吃,有衣穿,生活充实,活得有意义。‘谐’就是人人皆有发言权,人人都有说话的地方,说话的位置。”松建村书记李庆庭这样诠释和谐的含义。今天下午,“和谐发展看浙江”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来到台州温岭市松门镇,一同来关注这个被誉为“中国基层民主曙光”——民主恳谈发祥地之称的松建村。

  松建村,过去是一个海边的破旧小盐村。“一遇洪潮起,茅屋当马骑”的苦涩民谣至今还烙印在老年人的记忆里。就是在五六年前,松建村还是一个“房屋天女散花,道路弯弯曲曲,池塘星罗棋布,田块零乱不堪”的村庄。而如今,矗立在我身边的却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小康型住宅。走进村民的家中,陈设是那么的新潮:盘旋式的木楼梯,宽敞明亮的客厅,典雅浪漫的卧室,翰墨飘香的书房,整洁大方的卫生间……。和太阳一道早早醒来的松建村民们,也不再肩扛锄头去田间耕耘,而是来到村头公园里舞起了长剑,跳起了健身操,练起了太极拳。

  是什么让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村落逐渐走向宽盈富裕?李庆庭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民主恳谈会。

  “让群众参与决策,把听取群众意见引入决策过程,就能减少失误;让群众参与管理,大家都来当‘诸葛亮’,就能管好大家的事;让群众进行监督,办事让群众指手画脚,可以为干部砌上一堵拒腐蚀的墙。”的确,这个正是借着松门这片被誉为“中国基层民主曙光”——民主恳谈发祥地的东风,松建村两委通过民主恳谈的形式,对全村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将居住区、农业区、工业区、公共服务区分离开来,高起点规划建设崭新的居住区。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松建村实现了人居环境的谐和、整合、集约和集聚。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房屋美化、环境净化、河道洁化、管线暗化和平安村居的“七化一平安”工程,终于从花蕾结成了累累硕果。就这样,一个“远看像花园,近看似乐园”的现代化农村新社区,童话一般展现在全村601户人家、1876名村民的面前。

image

  图片说明:村支书畅言交通改造对村里的好处

  

image

  图片说明:村委会主任介绍安置规划

  萌芽时期:民主恳谈会是充满泥土味的民主形式

  据记者了解,在1999年温岭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时期,一部分乡镇看到群众对“你说我听”的活动不感兴趣,于是尝试让群众上台发表看法,与干部平等讨论。不少诸如“现代化论坛”、“农民讲台”、“民主对话”、“村民民主日”等充满泥土味的民主形式也应运而生。面对群众高涨的民主热情,市委没有将其视作“洪水猛兽”,也不是束手无策。通过调查研究,他们对比多种形式,最终确定将民主恳谈会作为实验和推广的载体,并指派市委宣传部人员长期蹲点指导。

  初创时期:民主恳谈会是“无主题变奏”

  初创时期,民主恳谈会是“无主题变奏”。由于没有中心议题,家长里短、姑嫂斗法之类的事充斥其间,很难收场。对此,镇、村党组织先搞了类似乡规民约的“规矩”;在这些“规矩”的积累和提炼上,市里明确规定,每次恳谈围绕一个主题,主题要贴近群众利益,贴近镇、村实际,抓涉及公共事务的大事;镇、村班子事先要调查研究,确定方案,征求意见,然后拿到恳谈会上组织讨论。经过5年的逐步摸索,温岭市委在2004年9月出台了《关于“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对民主恳谈会的遵循原则、议题范围、基本议程、参加人员、讨论事项的实施和监督等,作了详尽的规范。

image

  

  图片说明:会议发言均有记录

image

  图片说明:一位村民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完善时期:民主恳谈会逐渐法制化

  民主恳谈会在发展中面临一个问题:它与村民自治、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等制度是什么关系,怎样把它与上述制度统一起来?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在发展基层民主过程中,怎么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和法律来规范、整合各种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形式,使之法制化。

  市委书记王金生说,民主恳谈不等于村民自治,它是村民参与自治、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机制;同样,民主恳谈也不能取代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它是有利于党委、政府、人代会民主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必须依法办事,探索发挥民主恳谈会作用、促进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人代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路子。

  2005年9月,温岭市委在《关于“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中进一步规定:“民主恳谈应坚持依法办事原则,要严格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办事,处理好民主恳谈与村民(居民)会议、村民(居民)代表会议、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开展民主恳谈,所作出的结论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具体提出,“民主恳谈”的5方面议题应由镇人大主席团以及人大代表审议,依法作出决定;村民主恳谈会,应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对讨论事项进行表决作出决定。

  民主恳谈会,就这样逐步与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相衔接,并发挥出积极作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推进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温岭民主恳谈的实践更是生动地证明,这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更是建设和谐社会之必需。

  温岭全面推广的“民主恳谈会”制度,探索和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激发了农民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民主恳谈会已经走过了7年历程。7年来,参加各级恳谈会的群众已达50多万人次,提出的意见、建议有数万余条。如今,民主恳谈会已经从温岭的农村向市级机关、企业、社区拓展,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王秉杰  编辑: 陈雪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