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杭州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杭州不缺休闲娱乐场所 富义仓修复后如何活下去

www.zjol.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7:00:3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对于运河遗迹的保护,朱炳仁提出了一个“零保护”的概念,即在运河边要有一部分遗迹,保留原汁原味,外貌、内部结构全部保存,既不住人,也不做其他开发。富义仓的“仓储式”记忆是弥足珍贵的,“我们的后代要想知道前人是怎么生活的,只能通过照片去了解,我们为什么不留下一些实物给他们看呢?”

  合理使用是最好的保护

  “建筑空关着也不利于保护,应该最大限度地对民众开放。”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张书恒院长认为,使用也是一种保护,只不过在使用中,要严格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对文物绝对不能造成损坏。

  对于富义仓修缮后,有没有可能恢复一部分仓储功能,张书恒表示没这必要。“历史的有些功能消失了以后,就没有价值了。现在,富义仓已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了。现代的仓库,保存条件要比富义仓好得多。如果摆个几万斤粮食放在富义仓里,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浪费掉。”

  张书恒表示,富义仓本身在运河边的存在,就是一种运河文化、漕运文化的见证。对于富义仓来说,仓储功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文化价值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种文化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去体现,比如,建设陈列馆,或者放张介绍当年历史的光碟给大家看。

  修缮后是否仍旧住人

  富义仓修缮后仍旧住人,这也是不少富义仓老居民共同的想法。在富义仓边上居住了几十年的金女士认为,像富义仓这样的文物古迹应该得到保护,几十年以来一直是一副破破烂烂的样子,不能真正体现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确实有点可惜。保护开发富义仓,没有必要大规模地开发建设,使得这段历史孤零零的存在。“它应该成为居民生活中一个辅助的休闲景观。”金女士说,开发富义仓,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了解这段历史,这样价值才更大。

  老居民韩大妈说起富义仓也很有感情:“我在富义仓这里住了四十多年了,虽然这里很破旧,但也是有感情的,舍不得走啊。”韩大妈觉得如果单纯建成一个公园的话显得空荡荡的,一定要有人居住。可以和民居结合起来,造一些低一点的居民楼,外型上仿古一些。“住在里面的居民就是活的广告,走到哪都可以宣传富义仓了。”

  【富义仓的前世今生】

  古粮仓成杂乱民居

  地处卖鱼桥霞湾巷内的富义仓,于1880年动工建设,是杭城为数不多留下的清代仓储式建筑,也是盛极一时的“天下粮仓”。富义仓建成后,成为以水上运输、交易为主要功能的运河漕运,曾造就“十里银湖墅”的繁华胜景。

  解放后,富义仓地块部分改为部队后勤部,部分改为民居,历史建筑主体保存约占原有规模的75%。

  现在富义仓的主体建筑已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损坏,几乎看不出粮仓的模样。原来的大统仓,后来被分割成了民居和其他一些仓库。如今这些房屋也已经濒临倒塌了,墙砖、灰石、木板、杂乱的电线、各种管子,已经让人分不清哪些是原有的,哪些是后来添建的。(3010301)

  【相关链接】

  南新仓,已有600年之久的皇家粮仓,为清明两代京都储藏粮米的官仓,与紫禁城同龄。它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保护最完好的皇家仓廒,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也是见证京都,漕运史的仓储史上仅存的历史宝物之一。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王兆锋 庄小蕾  编辑: 何始玉

相关稿件

[11月30日·精粹]童话大王郑渊洁与五芳斋达成谅解

·最后的粮仓富义仓古运河码头存在消防隐患 2004-12-1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