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产经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附庸风雅”著书传道 “草根浙商”悄然转型

www.zjol.com.cn  2006年12月06日 10:20:1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企业家频频“空降”到全国各地的论坛、峰会,或在高校授课,更多的浙商则热衷于“攻克”MBA、高级经济师等头衔职称。浙商出书多数由自己的企业购买,用作企业文化学习及对外宣传。无论是《福布斯》“2006中国慈善榜”、“2006年度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还是胡润“中国慈善家排行榜”,浙商上榜数都居第一。为推动浙商转型,去年底,30位拥有亿万资产的浙江民企老总齐聚清华大学,接受12天封闭式学习,费用由政府买单。

  他们经常荣登各类“富豪榜”,尽管他们携带着“80%农民出身、70%以上学历在初中以下”的“草根基因”。不过,随着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浙江商人———据当地官方统计,仅游走于省外和境外的就达500万之众的群体,正开始进入高等学府深造、考职称;部分有建树的甚至讲演著书,呈集体性、有意识地向“儒商”靠拢。“尽管出书、读MBA还带着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和宣传目的,但浙商至少在朝着‘儒商’行进。”昨日,温州著名学者、温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马津龙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说。

  从摆地摊到上讲坛

  近日,被称为“打火机教父”的温州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现身重庆,参加“2006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战略论坛”并作演讲。日前,周大虎还受聘为温州大学兼职教授,为大学生上了第一堂课。据报道,周大虎讲课近两小时,200多名学生无一中途离场。与周大虎一样,近年,“万向”的鲁冠球、“娃哈哈”的宗庆后、“奥康”的王振韬等浙江著名民营企业家频频聚焦于闪光灯下或“空降”全国各地的论坛、峰会,或在高校授课。更多的浙商则热衷于“攻克”MBA、高级经济师等头衔职称,部分还兼任高校教授。专门研究“家族企业管理”的浙商———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应该是“空降”最多的一位。“从199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一次演讲至今,我受邀进行的演讲、授课大概有350多场。”有高级经济师职称、被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聘为兼职教授的茅理翔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他有1/3时间用于讲课,足迹遍布20多个省市,包括北大、清华、人大、浙大等30多所高校。“虽然学历偏低,但浙商在实践经营中有很多独到之处,通过演讲、授课,可以传达自己的观点、经验,为同行及后来者借鉴。”茅理翔说。

  热衷出书不求销量

  如果说“草根浙商”对演讲授课还能应付的话,著书立说似乎与这些“农民企业家”更是相去甚远。而事实是,描写浙商的书籍众多,其中不少是浙商单独或与人合作出版的。公开资料显示,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著有《徐文荣文集》、“正泰”南存辉主编有《创新正泰》,“奥康”王振韬有《追求卓越》,宋城集团黄巧灵有《四天工作制———破解中国困局》等。“浙商出书,真正出于个人爱好的较少,宣传味自然难以避免。”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说,“由他人执笔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并不能因此否认这些书的价值,实际上,浙商终身学习的能力非常强,并在实践中形成了有价值的东西,其成果应该受到肯定。”对浙商的“出书热”,马津龙的说法更坦率,他认为,要文化程度不高的浙商亲自写书是奢求,“只要全书框架、思路、观点是他的,就可以认为是他的作品。”杨轶清介绍,企业家出书多数由自己的企业购买,用作企业文化学习及对外宣传,部分赠与同行、朋友。已出版4部书的茅理翔表示,他的书从未公开发行,“思考问题并进行梳理总结是我的爱好。”

  官方民间合塑“儒商”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茅理翔前一天,他赴杭州参加“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成立仪式上,新儒学代表人物、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将“儒商”概括为“关注政治、参与社会、注重文化”的商人。事实上,在“关心政治”方面,浙商无疑已有领军之势。颇具代表性的一例,是1999年正泰集团掌门人南存辉在美国进行商务活动期间,从报刊上得知魏京生等人公开发表声明,支持美国国会取消对华最惠国待遇的提案,理由是“中国政府重视国企、打压外资和私营企业”。次日,南存辉在美召开新闻发布会,以自己的创业经历表明中国政府对私企并无歧视。在参与社会方面,从慈善角度看,无论是《福布斯》“2006中国慈善榜”、民政部为指导单位的“2006年度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还是胡润“中国慈善家排行榜”,浙商上榜数都居第一。“演讲、出书都是在向‘文化’靠拢,有些浙商的确已从经验主义向理论化方向转变,渐渐产生学术研究的动力。”茅理翔还透露,方太“交权”给儿子茅忠群后,自己将进行“第三次创业”———设立家族企业基金,创办学校,专门培育民企接班人,“我所有的演讲所得也都放在这个基金里。”马津龙则坦言,很多浙商的职称、头衔并不过硬,出书也是宣传企业形象,整体素质与“儒商”还有距离。不过,他认为浙商的“附庸风雅”仍值得赞许,“至少在朝‘儒商’努力,愿望或许会在下一代浙商身上实现。”为推动浙商转型,去年底,30位拥有亿万资产的浙江民企老总齐聚清华大学,接受12天封闭式学习,费用由政府买单。根据由浙江省人事厅、清华大学签订的“非公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协议,该研修班每年将不少于2期,每期30人,培训期半个月左右。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  编辑: 朱小燕

相关稿件
·浙商少帅"借船出海"闯江湖 "富二代"成功接班 2006-12-05
·亿元投广告,千万买游艇…… 浙商大手笔赚尽眼球 2006-12-01
·浙商“富二代”中悄然出现“打包”卖企业现象 2006-11-30
·“绿色”先达标 3000亿元政府采购大单吸引浙商 2006-11-29
·3个浙商的几次大亏 他们用重金“买”来经验教训 2006-11-28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