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岁末盘点时。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省经济发展的高效性、均衡性、协调性明显增强,画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成长轨迹。
最新的数据表明,即将过去的2006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5000亿元,增长13.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接近4000美元,财政总收入接近2500亿元。
又好又快的背后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决策的智慧,体现了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于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使浙江这列经济快车保持了稳健前行。
科学发展观深入实践
2006年,对于湖州企业家凌兰芳来说,意味着充实和喜悦。他和美国公司合资创办的浙江长三角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矿渣和建筑垃圾制成环保节能新型建材,大受市场欢迎,成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明星”企业。
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在浙江,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和凌兰芳一样,敏锐地把握住“生态省建设”和“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一年,科学发展观在浙江人民的努力践行中,催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积极变化。
——万元GDP土地增量、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等涉及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成本的指标,纳入正在进行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指标体系。衡量地方官员的标准不再只是GDP增长率,同时也包括了环境和社会政绩。
——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作为两项约束性指标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成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工业循环经济在首批试点的4个市、10个县(市、区)、20余个工业园区(块状经济)和100余家企业全面展开。全省52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今年以来,全省共否决重污染项目2109项。
——化工、医药、制革、印染、水泥、冶炼、味精、造纸和固废拆解等一些重点污染整治行业,在倒逼机制下或关停转迁,或进行技术改造。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和人民笑颜。从政府到企业,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行动从未像今天这样自觉,措施从未像今天这样扎实。
发展是硬道理,但这种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清洁发展;发展要速度,但这种速度应当是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速度,是资源消耗比较少、环境保护更有力的速度,是经济波动比较小、增长得到持续的速度。
较之看得见的成绩,这种认识上的提升、思想上的统一,收获更为珍贵,影响更为深远。
经济运行亮点纷呈
2006年我省经济走势总体呈现三大亮点。
亮点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这一年,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使我省一二三产的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