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200来块钱还能在商场买到一双不错的短靴,现在这点钱还能干什么呢?”昨天,怀揣着一个月工资准备在商场买双靴子作为圣诞礼物的周洪逛了一圈后才发现,看中的靴子标价基本在1500元以上,自己一个月工资还不够买两双鞋,又不是什么国际大牌凭什么卖这么贵?最后她只好两手空空走出了商场。
今年以来,不少常逛商场的消费者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商场的东西贵了。以前商场里普通品牌的东西基本还是以三位数为主,现在却不同了,随手拎起一件毫不起眼的薄线衫标价可能就在千元以上,四位数的鞋子更是习以为常。作为更新换代频率最快的消费品,商场里衣服、鞋子的身价怎么会暴涨,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千元以下难买及膝长靴
周洪告诉记者,前年她在商场买过一双短靴,不到300元钱,质量、款式都不错,看着现在满大街的女孩子都穿上了靴子,她准备再买一双长靴丰富一下自己的鞋柜,谁知道今年的靴子价格已经贵到让她几乎买不起的地步。在百丽等柜台,千元以下的靴子靴筒大概只有十多厘米高,及膝的都超过了1000元,款式好点的更在1500元以上,以前五六百元就能搞定的天美意的长筒靴子,价格也基本飙上了四位数。这些柜台的营业员小姐都底气很足地表示,今年的靴子都要这个价。
“最保守的估计也涨了50%。”以逛商场为乐趣的陈小姐表示,她基本每个星期都要和小姐妹一起来逛商场,也是属于血拼族,这两年来,商场的商品价格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尤其是今年让人觉得特别贵。
除了鞋子之外,女装也是让消费者感觉涨价比较明显的商品。并不是特别高档的品牌,涨价的速度却大有赶超大牌之势,这在商场里并不少见。在杭州某事业单位工作的胡女士一直都是杭州大商场的常客,尽管自己的收入还不错,但现在在商场里买衣服也要考虑一下了。以前有些牌子的线衫也就五六百元,有时看中了好配衣服的款式,她还会买两三件同款不同色的,但对现在这些衣服的价格就没底了。就在前几天,她看中了一条没怎么听说过的一个欧洲品牌的裙子,将近6000元的价格让她吓了一跳。“再加点钱就好买国际大牌了,这种牌子的穿在身上根本看不出要这么贵。”她认为,现在衣服的价格确实“奢侈”了一点。
为满就送调价,羊毛是否出在羊身上
对于商场商品的涨价,大部分消费者持有这样的观点: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商场天天打折搞满就减,这钱还不是出在消费者身上?不是国际知名品牌,大多数都是以跑量为主的普通品牌,价格却高得让普通消费者有点望而却步,这样的价格究竟是怎么定出来的?是品牌附加值越来越高,还是频繁满就送让价格步步上涨?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供货商告诉记者,这两年来,几乎所有商场里的女装都在涨价,他在杭州三个商场都有专柜,自己这个牌子的女装价格也上涨了不少,这两年涨幅为60%左右。“商场一年要搞那么多次活动,不涨价就要亏本。”他对涨价也很无奈,除了要交商场的扣点之外,还有人工和其他费用,由于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商场每次搞活动都要全程参加,但一搞6折以下的活动根本不可能有钱赚。他表示,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这两年在新品上市时就把价格调高了,好几拨涨价后,这些商品的价格和原价一比就高很大一截了。他们对营业员也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如果有消费者觉得贵了,就以“进口材料”或者“原材料涨价”等说法来应付。“反正现在没有什么东西不涨价的。”他说,虽然他也担心涨价会让一部分消费者流失,但因为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涨价,消费者对此有所察觉,对销售的影响却并不大。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商品涨价中,消费者的心理也起到一定作用。“价格贵了一倍,东西反而卖得更好了。”一女装品牌代理商表示,夏天一件最普通不过的短袖T恤要卖上六百多元,有刺绣花纹的更贵,冬装普遍都在2000元以上,但有些女孩子买起来还是眼睛都不眨一下。杭州人消费能力高,攀比心理也不弱,这些都成为商品高价的支撑条件。
利润比销售额涨得快
“商场没有权利定商品价格,但不能否认的是,商品价格上涨后,商场也是受益者。”杭州某商场负责人表示。近两年来,杭州几大商场的发展势头都相当不错,但让其他城市商场羡慕的是,杭州商场在保持营业额增长的同时,利润更是以一个相当快的速度增长,而且速度大大高于营业额的增长。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杭州几大商场的利润增长均高于营业额增长,利润同比增长最低的将近30%,最高的更是超过200%。“很明显,价格上涨是有作用的。”该商场人士认为,这里有不小的一部分要归功于商品价格的飙高。价格调高,商场与供应商谈判的空间增大。一般商场服饰类扣点都有25个百分点左右,一件衣服卖600元与卖800元,商场的扣点收入就差50元。
这些数据也解释了另一个问题,在力度越来越大的满就减中,消费者买东西真的越来越便宜了吗?杭州一家商场曾做过测算,2001年,杭州商场的活动最高不超过满300送120,这相当于打7.1折,目前商场的活动基本在6折以下,最大力度达到4.8折,虽然从折扣上看下降了很大,但在购买类似的商品时,消费者实际要付的钱基本不变,有时甚至会更多,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商品的价格在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