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产经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2006,杭州楼市风生水起 年终盘点看6大关键词

www.zjol.com.cn  2006年12月28日 10:49:4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大鳄年——地产大鳄不约而同进驻杭州

  现象

  2006年的楼市,不时闪现着地产大鳄的影子。

  2006年12月11日下午,2时30分。34号地块经过73轮的激烈竞价,最后才花落68号竞买单位——中海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最后的价格为42800万元,比出让起价高出12965万元,楼面均价为3596.467元/平米。仔细算来,中海算是进入杭州市场的第7家地产大鳄了。

  在此之前,纷至沓来的地产大鳄,已经搅动杭州市场许久。只不过去年大鳄们集中在商业用地,今年则更青睐于住宅。去年8月29日,华润以11亿元的价格摘得钱江新城总建筑面积超过55万平方米的综合地块;嘉里则拿下了浙大湖滨校区商业地块;今年5月,万科初次出手拿下九堡两块地;新加坡地产大鳄嘉德置地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凯德置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则以5.6201亿元拍得拱墅区和睦地块;复地进入杭州市场几乎是悄无声息的,10月11日摘牌余杭区乔司镇四宗用地,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成交价格超过2.4亿元。

  点评

  其实,早在几年前,地产大鳄们便前来考察杭州市场,甚至有拿地意向,但为何在今年才真正出手?而且如此不约而同?有人说,经过宏观调控后的杭州楼市已经理性了不少,这也是地产大鳄们选择此时入驻杭州的真正原因。

  外来大鳄携巨款入杭,一种看法是,竞争对手这么强,本地企业日子难过了。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购房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有更多品牌、更多价格区间的产品可供选择。而楼市也有了更多的开发理念和模式的冲击。这样看来,大鳄入杭也是好事一桩了。

  万科的魅力之城展示中心已经亮相,华润的万象城也刚刚动工,嘉里的湖滨校区地块明年1月预计也要启动。虽说目前还没看到大鳄开发的房子面市销售,但相信两三年后,大鳄的国际化模式会在杭州本土企业面前完成一场彻底的预演。

  买方年——数量不菲的房源排队“待嫁”

  现象

  截至昨日,杭州透明售房网上显示的数据表明,杭州八大城区的可售商品房为19290套;余杭透明售房网上,四大组团共有可售房源7446套。而根据官方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1~11月杭州市商品房(含经济适用房)的交易数量为46907套,这还是包括了余杭、萧山的数据。

  这两组对比数据意味着,按照今年以来的成交速度,目前杭州市场上的存量商品房就足够购房者消化半年了。

  除了体量颇大的存量房源,即将面市的楼盘还有不少,而今年下半年杭州大批量出让的地块也将在未来一两年释放出巨量房源供应,这些增量房源为消费者的购房需求提供了想象空间。此外,二手房市场上也有数量不菲的房源“待嫁”。总之,对于购房者来说,如今的杭州楼市,可挑选的余地相当大。

  点评

  如果说,2005年的杭州楼市已经初具买方市场的轮廓,那么在宏观调控力度更大的2006年,楼市已经大踏步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从前的购房者们排队买房号,彼时的楼市“一号难求”;而如今的一些业主甚至开始因为开发商降价售房而要求“退房”,变化之大,堪称冰火两重天。

  楼市进入买方市场,消费者对房子的品质也越来越看重。今年以来,楼市销售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极为明显。一方面是金色海岸、倾城之恋、银马公寓、西城年华、东方润园、檀香园等在性价比和品质上优势突出的楼盘热销,一方面是一些位置偏远、配套不全的楼盘滞销。随着自住型需求成为市场主流,购房者对住房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卖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是楼市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一个行业市场在高度发展时,都会经历这个转变,十年前的家电业如此,今天的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其实,市场经济的常态就是买方市场,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买方市场将越来越巩固。因此,作为房产品卖方的开发商,如何正面平均利润率下降的现实,调整追求暴利的心态;如何顺应市场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才是当务之急。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张卉卉 徐叔竞 詹丽华  编辑: 朱小燕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