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中迈向一流——浙江大学为地方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研支撑纪事
一个多月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负责人会聚杭州,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在浙江大学召开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向全国高校推荐“浙大经验”。
浙江,全国经济最发达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浙江大学,享誉百年的东方名校。
当一所大学和一方充满活力的土地紧紧联结在一起,将会产生多么神奇的力量。“十五”至今,浙江大学与省内企事业单位签订实施的技术合同超过10000项,开发转移30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创造产值1000亿元。
在浙江大地,无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传统产业改造、高科技产业崛起,无论是百姓寻常生活还是工农业生产,人们都能感受到浙江大学服务地方的强大辐射力
傍晚时分,炊烟升起。安吉县天荒坪镇竹农虞旭仁赶到镇上的竹叶收购站,卖掉了当天采来的3麻袋竹叶。虞旭仁对记者笑着说:“3麻袋竹叶可以卖两百多块钱呢。”他家现在光是卖竹叶,每年可增收近两万元。
让竹叶变废为宝的,是浙江大学教授张英成功研发的竹叶黄酮提取技术。该技术实现产业化后,每年要从当地竹农手中收购4000多吨竹叶,当地农民卖竹叶每年可增收800万元。
2006年5月,浙江大学与湖州市签署了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协议,举全校之力投身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的教授的研究成果,开始改变湖州农民的生活。
上月底,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的枇杷园准备扩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砖瓦厂也将搬出生活区。“去年上半年,浙大老师帮我们搞好了规划,现在村里按照规划一步步在做。”村党支部书记吴玉根告诉记者,今后村里碰到难题,就可以找浙大老师帮忙了。
在我省的其他地方,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如今,上千名浙大老师被企业聘为技术负责人、科技顾问,一大批研究生活跃在各地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和咨询服务。在杭州,4个“80%”彰显浙江大学对这座美丽城市的影响力:杭州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中,由浙大承担或参与的占80%。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IT龙头骨干企业中,浙大老师参与合作或创业的占80%;杭州农业龙头企业中,与浙大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的占80%;杭州农业科技项目中,由浙大老师承担或参与的占80%。
一张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服务网络已经织就。浙江大学与全省11个市中的9个市以及大部分经济强县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或科技合作协议。围绕我省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浙江大学建立了包括家电行业、纺织行业、模具行业、效益农业在内的一大批行业创新支撑体系,建立了10多个技术转移中心、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
浙江大学服务地方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的支持。2004年11月,浙江大学——浙江省市、县合作峰会召开;2005年前后,省主要领导数次到浙江大学进行专题调研;2005年9月23日,省委常委会在浙江大学召开,表示坚定不移地支持浙江大学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同时希望浙江大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大学的服务还走出了浙江。2006年10月29日,由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浙江大学共建的“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此前,浙江大学已对口支援了贵州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多所西部高校,与贵州、江西、云南等省区建立了合作关系。
评价一流大学的标准,不仅要看最前沿的科研论文和培养一流人才的多少,还要看为地方、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浙大农学院老师沈伟桥如今有了一个雅号——“推广教授”。2006年申请教授职称的他刚刚得到评委高票通过,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科研、教学成果优异外,沈伟桥晋升教授还多了一项重要的考评内容:科研成果的推广。
“我们学院已有推广教授和副教授8位,这主要得益于学校推行的新考核制度。”农学院副院长梁月荣介绍说,为鼓励教师服务社会,学校建立健全了分层次、分类别的人员考核制度,对从事市场应用技术推广的教师,以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所作的贡献为主要依据,评定相应职称。
价值评判体系调整的背后,是浙江大学“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理念嬗变。浙江大学负责人认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一流的大学除了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还要担负起服务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
浙江大学把地方合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列入学校“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2005年正式组建了地方合作处,成立了地方合作委员会。在与地方合作过程中,浙江大学还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了“学校—政府主导”的合作体系。在共建湖州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过程中,就有40多个厅局单位加入,从而把浙大的科研技术服务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结合起来,形成了合力推进的良性模式。
“顶天”与“立地”是一个互为促进的有机体,浙江大学服务社会的成功实践证明,大学完全可以在“立地”服务中获得更多“顶天”的空间
从2004年开始,浙大软件技术学院的学生增设了两门必修课,一门是金融信息系统,另一门是共同基金。为他们授课的,是来自全球最大金融服务企业美国道富公司波士顿总部的两名专家。
“我们根据实践调整了教学计划。”浙大软件学院院长助理、浙江道富信息公司首席技术顾问杨小虎告诉记者,参与服务企业让他们收获良多,通过比照实践,他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继而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造。
更大的收获还在后头。从2003年开始,浙江大学在软件工程方面的论文被SCI、EI收录的篇数累计近50篇,突破了零的记录。前不久,全球最高级别的软件工程会议在上海召开,软件学院提供的论文成为中国内地被会议宣读的3篇论文之一。“浙江大学完成了一直想做但做不成的事情:软件工程学科从弱到强,目前已跻身国际一流,产学研结合让我们的梦想成真。”杨小虎说。
行,然后知不足。一流大学需要“顶天”的科研成果,但是,再好的成果也要“立地”,到实践中经受检验、汲取养分。浙大科技处处长吴朝晖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和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面临许多先导性、前沿性的问题。浙大的师生在服务地方中去回答、去解决这些课题,完全可以做到“顶天立地”。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浙江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和经费额连年居全国高校前两位,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数和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三位。2001年至2004年浙江大学共获得国家三大奖17项,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被SCI收录的论文从2001年868篇,上升到2005年的2894篇,稳居全国高校第二位。2005年全校专利申请件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授权发明专利达332件,占浙江省的30%。
就在记者结束采访之际,从浙江大学又传来好消息:2006年,浙江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居全国高校之首;浙江大学有7人荣获“863计划领域专家”称号,仅比第一名的清华大学少了一人;全校“863计划”项目数列全国高校第二;浙江大学当年被SCI收录的论文位居全国高校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