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0岁的杭州普通职工小李与素不相识的卢忠玉女士结下光明缘。在接受卢女士捐赠的角膜移植之后,昨天上午,他在医院复查得知,自己的左眼已完全康复,再也没有失明之虞。
卢忠玉身患重症,弥留之前她签定了捐赠书,她另一只角膜捐赠给了20多岁的安徽小伙,同样让他摆脱了黑暗。
卢忠玉是广西人,嫁到杭州后和丈夫一起经营一家餐馆。去年8月去世,年仅39岁。但这位外乡人留给杭州的是多么珍贵的礼物。
昨日,杭州退休工人洪汉章(邻居称他洪伯伯)捐赠的角膜也已选定移植给台州一个不足2岁的宝宝。半个月前母亲抱着他来医院就诊,当知道只有移植才有救时,母亲是多么地绝望。然而命运因为爱心很快改变了,存在浙医二院眼库中的洪伯伯的角膜将在春节之前移植给这个幸运的幼儿。
他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在杭州,在短短的半年之中,唱响了“角膜之歌”,奉献之歌。去年7月,潘尚玉老人身后捐赠角膜,成为我省角膜库捐赠的第一人。之后本报连续报道了卢忠玉、施奇强、洪汉章捐献角膜的善举。在这期间,数百位市民在本报发起的“光明接力”活动中填写了志愿捐赠表格。在本报去年年末举行的“光明诗颂”活动现场,8位读者现场加入了角膜库:有新婚夫妇,有纪念自己生日的大学生,有放弃自己繁忙业务的生意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是金钱、成就可以衡量的;再普通的人也可以做自己看重的事。
媒体的大力呼吁,医学知识的普及,使捐献善举如泉涌现。正像潘尚玉的老伴在参加“光明诗颂”活动中所说的:“这是我们普通市民能为自己作主的事。”当大家都把这事看淡了,新闻不再成新闻,表明良好的社会风尚已逐渐形成,才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最好诠释。
盲人施奇强在得知自己的左眼没法保住的时候曾痛不欲生。然而捐出角膜让小女孩苗苗复明之后,他说:“自己也仿佛重生。”当许多陌生人向他伸出援手时,施奇强无比感慨:“帮助了别人,也等于帮了自己啊。”盲人施奇强尽管下半辈子还将生活在黑暗中,但他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要做好一位按摩师!生活的改变可以预期。
去年下半年以来,浙医二院的邱培瑾博士做了十余例角膜移植。他说:“以前我们反复呼吁成千上万的盲人在等待角膜复明,希望有更多的人身后能捐赠角膜,但收效不大。这半年来,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潘尚玉老人带了好头,令人崇敬!媒体的宣传激发了人们内心高尚的需求。现在来医院角膜库填表捐赠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年轻人,他们还把眼库捐赠热线带在身边。在国外,人们的驾驶证上都有志愿捐赠一栏,也都随身携带,如遇意外,看到的人都会帮助了却心愿。可喜的是在杭州也有了这一现象。”
近日,杭州提出了生活品质之城。这股涌动的捐赠爱心就为“品质”画上重彩浓墨的一笔。生活在这样的城市,虽然生命终将逝去,但是光明可以再续,爱心可以传扬。
就在记者不断追踪报道角膜捐赠的一个又一个新闻之时,有许多素材还是被搁置了:大学生在校园里发起捐赠活动;当母亲填写捐赠表之后,还在读中学的女儿争着要捐;填写了角膜捐赠还填写了遗体捐献书……相信当“角膜之歌”在杭州这座城市不断回响时,即便没有以新闻的样式出现在我们的笔端,但它们肯定就在我们中间,在我们的生活中熠熠发光,在我们的内心无比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