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6日杭州讯 (实习生 王玛咪 记者 李敏 通讯员 谢佳) 我省经济犯罪总量呈上升之态!记者今天从省公安厅获悉,2006年,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经济犯罪案件5024起,涉案总值达100余亿元,同比上升了25.1%。
通报——警方公布十大经济犯罪案件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公安厅公布了2006年浙江省十大经济犯罪案件。
十大经济犯罪案件包括杭州市公安局侦破的“8.10”特大虚开、出售假发票案;台州“4.19”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案;金华婺城系列保险诈骗案;丽水吴某某等人信用卡诈骗案;苍南“11.06”特大伪造货币案;宁波叶国华、周斌等人非法经营外汇案;丽水张某某等人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案;义务“3.25”特大跨国合同诈骗案;宁波澳洲联球贸易有限公司非法经营案;缙云“12.20”制售假冒卷烟网络案。
警方称,近年来,全省经济犯罪发案呈现案值高、大要案多的特点,对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安全构成很大的危害。涉案总值同比翻了近六倍,达到了历史之最,其中个案涉案价值500万元以上的案件有118起。
数据——经济犯罪总量递增
2006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破案3634起,挽回经济损失9.69亿元,分别同比上升4.16%和20.97%。
从侦办经济犯罪案件分析,经济犯罪案件总量仍呈上升趋势,其中上升幅度最快的是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类案件,去年经济犯罪涉案总值达到了历史之最,其中个案涉案价值500万元以上的案件有118起。呈现出杭州、宁波、金华、温州四地案件高发区,四地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数之和占全省十一市立案总数的近三分之二。
随着经济发展日趋市场化、全球化,出现了境内外犯罪分子利用国际市场、境外组织向国内渗透,境内外犯罪分子勾结作案的现象。跨国、跨境实施经济犯罪案件上升趋势明显。义乌发生了一起涉案2700余万元的跨国合同诈骗案件,我省公安机关不远万里从南美洲的乌拉圭追回所有被骗货物。
特点——克隆票据、诈骗犯罪趋于智能
经济犯罪作案手段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动向:在金融领域,出现了克隆票据案件,信用卡诈骗案件中出现了智能化、高科技化和网络化的趋势,犯罪嫌疑人利用针孔摄像头、无线收发机、录音笔等高科技设备安装在银行自动柜员机上窃取银行卡持卡人资料并复制银行卡来窃取钱财。
在财税领域,虚开发票犯罪出现新的作案手段,虚开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废旧物资收购发票、农产品收购发票和运输发票等“四小票”的案件大量增多。市场秩序领域,贷款担保诈骗案件增多。
警惕——每三起中就有一起是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和职务侵占案件一直是我省最为常见的三种经济犯罪案件。
据统计,2006年全省共立合同诈骗案1569起,涉案总价值6.68亿元,同比分别上升33.53%和10.23%,几乎每三起经济犯罪案件中就有一起是合同诈骗。此类案件中以一家公司名义与多家单位、个体工商户签订合同骗取定金、预付款、货物的系列性诈骗案件、汽车租赁诈骗等案件较为突出。
其次是职务侵占案件,共立562起,涉案总价值1.82亿元,同比分别上升55.07%和30.94%。此类案件在小规模企事业单位及农村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中发案较多,发案单位往往财务制度不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致使犯罪嫌疑人容易得逞。
再次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共立572起,同比虽下降3.21%,但涉案税额达3.35亿元,同比上升2.13%,虚开发票案件占全部涉税案件总量的61.11%。合同诈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和职务侵占这三类犯罪案件的立案数占全部经济犯罪立案数的55.97%。
2007年,警方将重点打击以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大打击商业贿赂犯罪、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专项工作力度。浙江公安承诺决不让这一类经济犯罪形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