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仲韬的讲述:土比沙黑的焦虑
土比沙黑,22岁,民族中学高三学生,文科班第一名。求学经历坎坷,所以他的年纪也要比同班同学大许多。
从初三开始,土比沙黑一到寒假就留在学校看校,以此换来学校减免他第二个学期的学费。而暑假,他则跟着别人去西昌打工,凭两个多月的体力活凑够半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二本是没希望了,三本太贵,上不起,专科费用也不低……”土比沙黑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倾诉过生活上的困难,但却总是担心自己的成绩,他觉得自己的进步太慢了。
我们理解他的焦急与忧虑,他的不安很大程度还来自于对未来打算的犹豫。他的父母已经60多岁了,妹妹都出嫁了,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学。家里一心希望他来支撑这个家,父母不想让他再读下去,因为他的坚持才撑到了今天。眼见着就要迎来一个决定性的结果,苦尽何处是甘来呢?
-胡斌的讲述:有梦才会有希望
破旧的茅草屋里,墙上挂着红辣椒和黄玉米,墙角堆着柴薪和土豆,除了一口铁锅和几块木板拼成的床,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这就是昭觉县民族中学高二学生侯强的家。
侯强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可他全家的经济来源仅靠父亲每月不足400元的收入。看我愣在那里好半天,侯强说话了,“老师,现在政府正在进行‘三房改造’,我们家马上就要住砖房了。”
侯强家每天回家的路就是开车也需要40分钟左右。
“为什么不住校呢?学校又不收住宿费。”
“回家能帮忙多干点活。再说我走山路,不用两个小时就到了。”
每年的11月中旬是彝族的新年,家家户户都要杀猪做腌肉,灌腊肠。侯强拿了家里的腊肠送给我,可我谢绝了,因为我知道,像他这样的家庭,一年里只杀一次猪,过年留下的腌肉和腊肠要省着吃上一年。
回杭前的一天中午,我特意去教室找侯强,问问他寒假要做什么。他笑了笑说:“寒假爸爸会回来,家里有爸爸照顾,我想去西昌打工赚学费,能赚多少是多少。”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把“读得起书”作为最大的心愿,但我可以肯定,每一个把“读得起书”作为最大心愿的人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我们这些人所无法想象的。
“有梦才会有希望”,我经常对侯强说,我希望他怀有一个梦,一个读书梦,一个大学梦,他也曾经不止一次很坚定地告诉我,他会为了这个梦而奋斗。
所以,让我们帮他们一把,给他们的梦一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