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后,随着经济总量的急剧扩大和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浙江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众多困难、矛盾、问题和挑战。
浙江是靠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率先发展民营经济脱颖而出的,但这样的发展路径也不免带有结构上和素质上的弱点。企业尽管充满活力而且善于应变,但普遍规模小,产业层次较低,经营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己的品牌,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取得竞争优势,经济增长还是速度效益型的。在环境保护要求不高,土地供给相对宽松,市场拓展空间较大的条件下,能够保持高速增长。但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近年来浙江仅能源、电力、交通等急需的重点项目的农用地需求就远远超过全省土地年度计划指标,使一大批重点项目无法落地,新增建设用地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能源供应矛盾突出,浙江已成为全国最缺电的省份。污染物排放指标高出发达国家几倍甚至十几倍,生态环境承载力已经基本达到饱和,环境污染也与广大群众愈来愈重视生活质量的要求发生尖锐矛盾,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首要原因。
同时,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国内需求不足问题的凸显,使企业难以再靠低成本、低价格和大规模生产来保持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成本上升,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库存增长较快,效益增幅下降,亏损面扩大,低成本竞争优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靠低工资保持低成本不仅不符合共享发展与改革成果的宗旨,而且造成民工荒,激化劳资矛盾。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以新的形式不断加强,浙江成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的重点地区,“两反一保”调查几乎涉及了浙江全部出口大宗商品,案源国也迅速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延伸,一些国家甚至发生了激烈的抵制浙江出口产品的事件,外贸出口增长的难度加大。问题的实质是浙江的产业升级滞后于经济增长,主要产业集中在传统领域,多数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在这种产业结构下,经济增长越快,资源环境的压力就越大,国际贸易摩擦就越多。因此,要增强浙江的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
另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在提高效益的同时,也加剧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对统筹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浙江尽管靠全民创业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靠发挥县市和基层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发展相对平衡,靠允许和鼓励民间力量发展各类社会事业满足民众日益广泛并不断提高的需求,但仍然面临着日益增多和复杂的新的社会矛盾,有些方面甚至比全国更早地感受到。如2004年浙江城镇20%最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最低收入家庭的5.08倍,农村20%最高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是20%最低收入家庭的6.23倍,高平均数下掩盖着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城乡、地区发展不够协调,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问题导致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有序,日益成为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切身感受和共识。所以,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后,很快就在浙江具体化为“八八战略”、“平安浙江”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并成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