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
留意话费可发现是否被窃听
这种现实版的手机“碟中谍”,让手机用户们感到恐慌,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听说有这种软件时,办公室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要让手机落入别人手中,担心被有企图的人安装了这种手机窃听软件。
“目前,这类软件集中针对的是一些智能手机,因为随机附带了操作系统,能够兼容使用多种手机软件。”杭州迪雅科技的主管戚先生也听说过这种软件,他说,在该公司受理的手机病毒清理案例中,智能手机所受恶意软件的侵扰正在增加。
由于手机操作功能的多样化,技术上越是新的手机,往往越容易被栽种恶意软件。以这种卧底软件为例,目前适用的手机型号只有16款,他们基本上支持S60操作系统。
叫人防不胜防的是,手机暗中被动了手脚后,机主还不容易察觉。如何规避这类情况?据一家手机运营商的技术人员介绍,办法还是有的。在手机被当做窃听器来使用时,实际上正处于通话状态,必须按照相应的资费标准缴纳通话费;在监控短信、通讯簿等数据时则开启了GPRS无线上网,被盗取数据者也将因此背负一笔额外的上数据业务费。“一旦监控频率过高,窃听时间太长,话费肯定会出现不正常暴增。用户只要经常查询话费详单,还是容易发现问题的。”
相关部门:
手机软件监管尚属空白
“随着手机上网的普遍应用,大部分手机用户可以直接下载软件,不排除一些危害性软件的泛滥,这渐渐成了手机质量问题之后,又一个困扰手机用户的矛盾。”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
如同不久前纷纷为人们使用的“手机撒谎软件”所引发的争论,当触及诚信、隐私等敏感领域时,手机软件的监管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手机软件的监管机制,信息产业部也仅限于对手机自带软件的出厂检测。
这家手机开发软件公司这样声明:软件只能用于自己的手机或负有监护权的家长。若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在他人的手机上,以达获取隐私或商业机密的目的,属于不道德和违法行为。本公司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并且,本公司客户代表拒绝回答有关任何在他人手机上安装此软件的咨询问题。
“也许软件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初衷是好的,但软件只是一种工具,人却可以利用一种工具做出不同的事情。”通信行业资深人士认为,那些可用来监控手机位置、偷听手机对话甚至偷偷地对手机用户拍照和摄像,一旦被用在不正当领域,将会带来严重影响。“比方说,把该软件安装在一个高级主管的手机上,窃听数不清的高级会议、成百上千次地偷听极其机密的谈话、为许多重要财物拍照都不成问题。一个高级主管毫不知情地变成了公司机密的泄露者,他要因此承受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对此,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相关人士表示,销售或使用这种具有间谍功能的软件,已经涉嫌违法。根据我国《安全法》的规定,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器材;《刑法》也有规定,非法生产、销售窃听器材,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信息产业部对外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要推行第三方测试制度,和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开展对手机软件特性进行第三方测试工作。已成立的通信软件评测中心,就是要抓对手机软件的评测,以及对非法软件监管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