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每个社会成员具备自由获取信息和文化服务的权利
“平民书房”迎来“全免费时代”
“图书馆不是富人的,更应该是穷人的” 。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社会意义,就是要使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具备自由获取信息和文化服务的权利,它不是小众和精英的。
“越是在农村,人的信用度越高”,公共图书馆要给予服务对象“最基本的信任”。
平等,免费,无障碍,是陈建一设想中的“一证通”的主旨所在。
在全国第一个宣布图书证免收年费之后,杭州图书馆正在酝酿新的行动——“拆除最后一道门槛”。
陈建一想开刀的,是目前办证时要收取的那笔押金。他说,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社会意义,就是要使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具备自由获取信息和文化服务的权利,它不是小众和精英的。
一本图书证的押金,目前城市是100元,农村50元。砍掉这笔钱,意味着一年要减少五六百万元收入。
何善齐说,“全面免费”在文昌村已经率先实现。村里的400多户人家,每户都办了一本图书证,而且不需要付押金。
就像孟加拉小额贷款的创始人尤努斯相信的那样,“越是在农村,人的信用度越高”。当过小店会计的何善齐,认识这个村里每一个人。这里的村民,互相之间也十分熟识。
“几十年下来,以前图书室还不像现在这样规范的时候,借书就是到管理员家里,随到随借,填个单子就拿走,根本用不了借书证,就凭认识的一张脸。”
在这样的农村地区,朴素的信用观念,源于民间强大的道德约束力,褚树青看来,完全可以先实现“全面免费”。
而对于杭州市民来说,“免费”将会来得相当便捷,杭州人拥有的市民卡将兼具图书证功能,杭州市文化管理部门透露,短期之内两证就将实现无缝链接,百元押金也将不再收取。
在褚树青看来,有实力的人甚至有能力自己建一个图书馆,而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应该是对所有人的便利、免费和公平的公共精神产品,同时要基于服务对象“最基本的信任”。 杭州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甚至已经设想好了,一旦实现了全面免费,他们会争取把图书证送到家家户户,让更多的人走进这座“平民大书房”
寻找“有灵魂”的乡村文化中心
“读者”是乡村图书室的“灵魂”。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什么“知识的殿堂”,什么“不要高声喧哗”,统统不要提,让读书融入他们的生活常态。
“无拘无束地到图书馆去,图书服务无处不在”,这样的“乡村风格的图书室”,可以发挥江南地区乡间茶室的作用,成为一个村子,甚至一个地区的人气集聚地,进而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
当褚树青说,“把麻将桌搬进来吧”,村民们的脸上写满了惊讶。
他们刚刚喜滋滋地把《红与黑》、《复活》、《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大部头搬进了村图书室里,想不到被市里来考察的专家们一句话就问倒了,“书是有了,人呢?”
在褚树青看来,“读者”是乡村图书室的“灵魂”。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什么“知识的殿堂”,什么“不要高声喧哗”,他说统统不要提,让读书融入他们的生活常态。甚至,他认为最理想的场景是,几个农民——“捋起裤脚管,边打麻将,一边翻着今天的报纸,谈论着身边的小事,国家的大事”。
这样的“乡村风格的图书室”,是很多专家一致的想法,农村图书馆可以发挥江南地区乡间茶室的作用,成为一个村子,甚至一个地区的人气集聚地,进而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
而行为举止的文明程度,“是书看得多之后,慢慢会自然形成的”。所以,专家们更愿意尊重这种“乡村风味”的读书氛围。
“一证通”工程去年首批扶持建立的每一个基层乡镇图书馆或村图书室,都得到了来自市馆或县馆少则3000册,多则10000册的图书捐赠。
“图书书目都是经过充分的调研之后,针对农民的切实需要配置。”周宇麟说,在农村,各种关于农业种植、水产养殖,以及健康保养方面的书籍,调查显示最受欢迎,而并非那些更具装点作用的大部头名著。
因为有了这项支援,张亚平所在的临安玲珑街道图书馆开馆20多年来,第一次有了馆藏光碟。
而文昌村,这个历史上曾经出过状元的小村庄,何善齐说村名就内含“文化昌盛”的意思。现在,他的图书室每周二和周五开放,每个星期总能借出去一百多本书。特别是星期五下午周围的学校一放学,有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得一刻不停地拿着图书编码的扫描工具,不停地办出借手续,忙得连起身的时间都没有。
在文昌村,老何的图书室,成了年轻人喜欢去的一个地方。
按照“一证通”的设想,今后要力争每一个基层服务点统一开放时间,配备一名专职的工作人员之外,还要有三名志愿者。
乡村的基层服务点今后要增加到50家,覆盖到全杭州地区的每一个乡。
褚树青始终认为,只有图书馆,具有在网络条件下存在的永恒价值,是惟一对所有人开放的文化平台,这对于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更为重要。同时他更愿意让图书馆成为人人愿意进的地方,“天冷了,天热了,都想过来坐坐”。 “无拘无束地到图书馆去,图书服务无处不在。”而这,也许是杭州“城乡大书房”的真正“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