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介,他成功进入法国里昂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学读研。
从小在父母身边成长的他,事事依赖父母,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国度、生活方式,他非常不适应。
“听着法语,我就不愿和他们沟通。”刘相最窝火的是语言障碍。
结果不到两个月,他的肝病发作。
出国的“70年代生”很多不适应
“这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产生压力,而诱发疾病的典型。”陈树林博士说。
出国留学后,如果缺乏对环境的心理准备,没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在异文化背景下就难以适应,难以沟通的痛苦是最大的痛苦,由此不得不中断学业或引发疾病的事例,在他接诊的病人中不少见。
出国人群中“70年代生”比例很高,他们是中国大批出国人群中最集中的年龄段。所以,由此引发疾病的比例也居高。
压力三 公司的未来之星突然陨落
报告3源:工作压力
认识马语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有目标的人。
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贸公司,两年拼搏,成为公司部门骨干,很有机会成为中层。
即使发现得了肾病,他只请假了一个月,立即又回公司。
“我们需要晚上和客户联系,那时他们才开始上班。”每天,马语加班到晚上11点左右,早上8点半上班。
肾病“熬”成了肾衰竭。
昨天下午,市一医院,记者碰到做肾脏透析的他。
“身体比什么都重要。”他突然语气加重。
现在,他知道错了,但晚了。因为生病,他终于错过了晋升的机会。
总熬着,结果成大病
“70年代后期的,正面临着升职、结婚等关键时刻,压力太大。”陈树林博士说,这是典型的心理性压力源。
由于人们头脑中持续紧张性信息,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力和紧张等,从而造成压力加大。
结果是,希望通过努力来改变压力,往往努力过了头,拖垮身体。
他说,这样的人遇到小毛病不在意,总熬着,结果成大病。
遇到工作压力怎么缓解?他有个原则:“工作绝不带回家庭”,别把压力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