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教授!带上你的文化年货!从上周开始,本报田野大课堂第二课陆续在全省各地开课,怀揣着中央新农村建设2007年的1号文件,本报记者跟随浙江教育学院20位教授奔向田野。
昨天,教授们把他们一周来的下乡亲历发送到本报,我们来看看他们送出的文化年货中不中用,他们此行看到的乡村教育现状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城乡互动立交桥还需要怎样的架构,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从教授回乡行中找到答案。
如果我们真的要关心新农村建设,送书送钱送礼都是一时的,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们得有一种使命感,重构新农村的文化自信,这就是浙江教育学院教授团下乡的目的。而且,我们非常高兴地从徐颂列副院长口中得知,他们已经把这种下乡变成常态,和每一位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
松阳站:上课放光盘,孩子最喜欢
★地点:枫萍乡高亭小学——丽水最小最偏远的村小
★志愿者:浙江教育学院信息学院院长王治文教授、松阳电教馆长郑方根
★出发时间:2月5日
★调研主题:松阳县在丽水地区是教育经费最困难的县之一,尤其是教师收入,据称全省最低,而枫萍乡又堪称松阳最贫穷的地区。我们带上这些光盘,是想看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现状。
★年货品种:新购置的文具书、体育用品,最重要的当然是光盘——有识字、拼音、算术口诀,也有生活、卫生、自我保护常识,还有儿歌、舞蹈、卡通。
★精彩瞬间:学校全称是枫萍乡中心小学高亭校区,位于松阳、遂昌、龙泉三县结合部。是目前枫萍乡唯一的村小了,只有两位老师,约30名学生。
看到我们来了,陈可信校长和季海根老师带着学生们像过节般高兴。在一个陈旧的教室里,我们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这个山村小学的见证。一个硕大的机柜,上面是一台34寸的大屏幕彩电,下面可以加锁的一格橱中放着一台海尔商标(农远工程中标)的光盘播放机和一些光盘。
季老师拿出了他们自己制订的管理和使用规章,都是他自己工工整整手写的,这个学校还没有电脑。与规章叠在一起,还有使用的记录,看得出几乎每周都至少使用一次,不少周有两次。我们特意问了学生,问他们喜不喜欢上课时放的光盘,他们几乎是齐声喊“喜欢”!问他们都看到了些什么时,他们就七嘴八舌了,有的说看到了海龟,有的说看到了刺猬。山里很多人说不好普通话,但孩子们的普通话都不错。这部分可以归功于这台电视机和光盘的作用。
★教授感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我们高兴,但有两点值得我们做得更好:政府虽然免费配发了几百个小时的光盘资源,但在缺乏辅导、咨询和交流、合作的条件下,哪怕要弄清楚哪些资源教学真正有用也是困难的。还有一个目前还没大规模浮出水面的问题是,设备的维修和更新。电视机一般较耐用,但光盘播放机就不好说了,坏了不能及时修,一个“农远工程”的点就会瘫痪。
“农远工程”国家很重视,投入也很大,但受到的社会关注却不多,甚至教育界都鲜为人知,受到的学术关注就更少。有限的交流和会议,停留在宏观总结、汇报式的多,直接深入教学和应用的少,一线教师受益有限。事实上,信息化和远程教育最大的获益者可以并且应该是农村、山区和海岛,因为只有当这些地方的学生和老师能够平等享用到同一信息资源时,他们才得以跨越地理的障碍而追上城市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