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风光无限的情人节今年撞上了春节,不得不自叹“生不逢时”。购票回家、买年货、订年夜饭……人们的生活早早开始围绕着“团聚”的主题打转,春节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也一步步被激发出来。相比之下,今年情人节虽然赶在了春节前面,但是却明显被春节冲淡了。
情人节“降温”
今天,记者在杭州的超市里看到,红灯笼、红鞭炮、红色的中国结,过年的年味儿已经很浓了。
正忙于年夜饭筹备的大小饭店,今年对情人节晚宴的热度降低不少。“不好意思,今年我们没有准备情人节套餐。”昨天,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打电话至“清水云涧”、“张生记”等多家餐厅,得到这样的回答。
即使是推出情人节套餐的餐厅,也反映今年的预订远没有往年火爆。一些餐厅开始推出8.5折的优惠,还可获赠巧克力、玫瑰等礼物。
在体育场路的“天堂鸟花艺空间”,记者在门口没有发现与情人节相关的广告,看到的却是“精品年宵花展销”的大幅宣传。据“天堂鸟”总店的设计总监杨刚介绍,今年情人节预订鲜花的“节奏”比往年慢了好多,与之形成对比,盆栽等年宵花的销售量却比较大。
传统节日“含金量”更诱人
在商家大力发掘的节日经济中,情人节昔日可是风光无限,为何今年却“靠边站”了呢?
昨晚,在杭州一家公司上班的赵先生和女朋友在车站依依惜别。赵先生说:“过情人节,只是多个聚会的借口,在心理习惯上,到底还是不如春节。”
像这对恋人一样,今年还有为数不少的情人们不得不放弃情人节,各自回家过春节。
今年的情人节就在过年前4天,很多在杭州的学生、外地人都回家过年去了,还有一些杭州本地的消费者也都提前去旅游过年了,人气上先天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杭州师范学院钱江学院附近的一家花艺店店主老徐介绍,他家花店的顾客,往年是学校学生和附近外地居民对半分,今年这两个消费群体基本没有,来预订鲜花的主要是本地顾客,因此预订单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二。
一些商业人士认为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人们对传统春节的热情要比情人节大得多,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受众面涵盖了几乎所有年龄的人群,因此“含金量”更高。
根据百货业内的惯例,春节的促销周期从年前十天开始,一直到初七,有两个多星期,而情人节不过两三天,持续时间短,受众面也主要是年轻人,比春节要窄。因此,很多聪明的商家在总体布置中都注重强调春节的活动气氛,并在其中点缀一些玫瑰、心形气球等,这样可持续性更高。
节日消费越来越理性
去年12月,杭州的不少中餐馆就开始集体淡化“圣诞节”。今年,众商家又几乎一边倒地做足传统春节的活动,相对淡化“情人节”。在洋节光环褪去的背后有一只“手”,这就是人们对洋节从新鲜、盲目崇拜到理性接受的心理变化。
许多人开始对节日内涵更注重起来,因此在对待节日消费上也越来越理性,在节日的过与不过上更有自己的主张。比如,除了年轻人,现在也有一些中年人开始接受“母亲节”、“情人节”,他们不是接受其在节日到来时赠送和收取礼物的外化形式,而是理解了其对亲人、对爱人的爱的表达的内涵。
“向自己的爱人表达心意,这个点子不错,不过不是今天。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情人节‘七夕’,那时候我会考虑。”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先生说。
浙江日报杭州2月14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