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花和重孙女 糜利萍 摄
昨天傍晚,93岁的缪阿花自掏2000多元钱,在转塘镇回龙村小儿子家里摆了5桌酒席,四世同堂,和50多个后辈儿孙欢聚小年夜。
消息是缪阿花的孙子、45岁的张志高告诉85100000热线的:
“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新闻,以前过年,都是我们这些兄弟轮流办团圆饭的;今年老太太说,钱由她来出,我们都很高兴,所有的孙子孙女重孙子重孙女都来了……”
阿花老太有三个儿子——大儿张肇龙,二儿张肇虎,三儿张肇彪;肇龙有三儿一女、肇虎有两儿一女(给我们打来电话的张志高,就是他的大儿子)、肇彪有一儿三女;老太太的孙子孙女就有11个。过完这个新年,缪阿花就94岁了。每个春节之后,她都会换到另一个儿子家里生活一年。
缪阿花1914年出生在杭州袁浦镇龙池村,16岁嫁给转塘回龙村27岁的张关顺。三儿子张肇彪出生的第10天,杭州沦陷。缪阿花和丈夫,抱着牵着三个孩子,先是逃到富阳躲在山上,后来实在冻饿难熬,跑回家里。
1941年,张关顺被日军抓去,修理毁坏的杭富公路;张关顺人高马大,却因为肚子饿,干活时经常摔倒,被监工打成重伤,抬回家高烧七天,死在自家的茅草屋里;那一年,缪阿花27岁,三个儿子分别是9岁、7岁和4岁(据《杭州市志城乡建设篇》记载:抗日战争时期,上泗地区,尤其是转塘镇的民房,几乎被日军烧尽,加之农村生活贫困,居住以草舍为主)。
为了糊口,缪阿花租种了别人的土地,每天把三个儿子带到地头。3个儿子各长到10岁以后,都先后送去给村里相对富裕的人家放牛放羊,工钱是没有的,只给一点干粮。那时候,年轻的寡妇缪阿花,是全村公认最苦的女人。
张家是回龙村最大的一个家族,日子是到了志高这一代才好起来的,有的是国营企业职工,有的是个体货运车主、小店老板、电焊工、土管所所长……现在,张志高一家五口人住在回龙村一幢4层500多平方米的楼房里,楼下两个车库,还不够用,因为前不久他又新买了一辆韩国双龙越野车。
张志高在转塘镇开了一家广告公司,生意不错,手下有七八个员工。就在前天,张志高开着新越野车,行程600多公里,把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员工和他怀孕的妻子送到安徽老家过年。而张志高的弟弟张志伟更是了得,现在是一家产值千万的包装厂的老板,手下员工七八十个。
再往下一代,也就是缪阿花的重孙辈里,大部分都是典型的“80后”,大学生已经有5个。年纪最长的张光明,现在在中国美院任教;张志高的大儿子张斌,1985年生,先在父亲的广告公司打工,前年自己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张琦俊,浙江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著名校园摇滚乐队“JK”的贝斯手,拥有不少校园女“粉丝”。
目前在回龙村,90岁以上的老人有三位,缪阿花排第二(位居第一的比她大一岁),老太太早上10点起床吃完饭,去大门口走走转转,然后吃中饭,午睡一会儿,再出去转转,吃晚饭,然后上床休息。每天简单重复。
缪阿花肯定弄不清张志高的广告公司和张琦俊的摇滚节奏,但她心里肯定知道,一大家子人都过得十分幸福。听张志高说,老太太只要在村里遇到别的老人,总忘不了说上一句:我现在的日子,顶好顶好的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