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过年风俗:老底子拜年要拎三角包
www.zjol.com.cn
2007年02月18日 08:15:3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编者按:有多少历史久远、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过年风俗离我们远去?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许多中老年人在回味,许多年轻人在找寻。本报今起推出《寻找远去的年味》专栏,介绍在浙江各地渐渐远去的过年风俗。
说起先前过年的盛况,老杭州有句话叫做:“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年夜饭是最丰盛的,辛苦干活一年,年底买来的鸡鸭鱼肉自然要先敬祖宗。好在祖宗善解人意,只愿意享受菜肴的热气,不来争食晚辈难得的荤腥,最后鸡鸭鱼肉全都满足了全家人的口腹之欲。
大年初一,全家老小在老棉袄外边套上一件新蓝布罩衫,穿上新布鞋,穿戴整齐后,照例要去灵隐寺、天竺寺“烧头香”。“烧头香”回来要吃汤圆,这象征全家团团圆圆。然后各家各户外出拜年。
旧时大户人家礼包贵重,红红绿绿、大包小盒自然不用说。一般人家也都要拎着粗草纸包的三角包相互拜年。用稻草做的土草纸相当粗糙,摸上去硬邦邦的。但是在南货店伙计手里,一张草纸卷成圆锥形后,却什么东西都能包。包红枣、花生、酱菜、橘子自然不在话下,再衬上一张细纸则可以包白糖、藕粉、粽子糖等细巧食品,保证点滴不漏。
拜年礼包在南货店卖,礼包分大小两档,大包是一斤装,小包是12两装(老秤),通常价格在几角钱左右,最高级的包价格碰顶是一元。
家里的大人在街头巷尾的小南货店里买一点红枣、福橘、白糖、藕粉等吃食,过秤后小伙计用粗草纸将三角礼包包得有棱有角,再盖上一张巴掌大小的“红票”(类似今天的宣传单和质量保证书),礼包的样子就漂亮多了,然后扎上一根细麻绳,让你放心提着走路——按照规矩,给长辈的拜年礼包是规格最高的桂圆包,其次是藕粉包、白糖包,送平辈人的则多是糕干包、红枣包等。上门拜年鞠个躬,送一个简陋的草纸礼包,响亮地叫一声“恭喜发财”。
收下礼包以后事情还没有完,年还得过。那时,老百姓家家手头都不宽裕,人们一旦收到亲戚朋友的拜年礼包,自己是肯定不舍得打开吃的,总要“统筹兼顾”拜年大局,礼包要四处转送还人情“物尽其用”,来个亲戚朋友之间心照不宣的“礼包大展览”。不闹个包破绳子断,这些拜年礼包的“旅行”就要持续到整个正月。
现在过年,老百姓走亲访友的礼品大多是龟鳖丸、青春宝礼盒,回忆过去,老人们唏嘘不已。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洪尚之 邵子江
编辑:
陈天怀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